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商业
-
德国头部宠食品牌animonda爱诺德再次登陆亚宠展 开...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第27届亚洲宠物展览会(简称“亚宠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本届展会汇聚全球数千家品牌,共探宠物经济新趋势。德国头部宠物食品品牌animonda爱诺德作为展会的“老朋友”,再次...
-
“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
为链接全球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现举办“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和新材杯”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吸引集聚留学人员来区创新创业,助力绿色...
-
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 以实力筑就长者社区长...
8 月23日秋光和煦时,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暨刘凤江先生《凤江墨韵》书法艺术展盛大启幕,行业嘉宾与社区长者齐聚一堂,共鉴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兼具社区美好焕新与人文艺术气息,既是南区升级首次亮相,...
-
SPARK AI获马来西亚数字化资质(MD)认证 ,推动品...
(吉隆坡2025年8月14日讯)SPARK AI品牌营销有限公司(SPARK AI SDN. BHD.)正式获得由马来西亚通信和数字部数字经济发展局(MDEC)授予的马来西亚数字化资质(Malaysia Digital Status)认证。这标志着SPARK AI...
-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助力姚琛“万里挑一 特别派对”
-以美食为桥深化中韩文化交流- 2025年8月9日,内地人气歌手姚琛“万里挑一 特别派对”在北京市昌平区丘比特露营营地火热开唱, 姚琛粉丝齐聚现场,共享音乐盛宴。作为韩国农副产品推广的重要机构,韩国农水产食品...
京津冀观察|协同大平台培育“科技特种兵”
发布时间:2023/07/22 新闻 浏览:231
超分辨显微镜、金属透明电极、柔性电子皮肤……前沿创新的“硬核成果”,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诞生,有望为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特种兵”作用。
探索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如何形成从科学技术向实践应用转化的系统性能力,却向来是一大难题。众所周知,大部分颠覆性创新成果不是规划出来的,与之配套的多门类技术也很难同步推进,自然难以快速产业化。另一方面,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学界与业界、论文与产品之间,常常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有需求无平台,有平台无技术,有技术无转化,这对于突破“卡脖子”问题是一种掣肘。着眼于现实,2014年北京市组织北大、清华等13所大学联合创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并于2020年升格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致力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构建灵活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努力破解产学研结合难题,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北京科教资源丰富,投资机构云集;天津工业门类齐全、进出口物流优势明显;河北则在钢铁、汽车、能源的生产成本上优势明显,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可以说,从人才、资金、实验,到制造、运输、消费,京津冀具备了完整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身处其间,一方面是“伯乐”,利用高校和专家资源选定“种子”项目,联系市场化投资机构;一方面是“园丁”,为“种子”匹配跨学科团队进行支持,并积极对接龙头企业接续转化和推广应用。在这种突破性的创新组织助力下,一度只能存在于论文概念里的“超分辨显微镜”有了配套的技术支持,最终经过两年培育成功实现转化,一举成为全球生物行业的抢手货。
正如特种兵凭借单兵素质实现局部突破,最终决定战争胜负一般,科技发展常常遵循“颠覆性创新出现-配套型技术跟上-形成优势产业”的逻辑,并最终构筑国家竞争力。多年来,京津冀携手建设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地区间产业互动更为活跃,区域创新实力大幅提升。放眼未来,在6G通信、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光伏氢能等“风口”产业上,京津冀都具备着做大做优做强的基础。尤须进一步优化机制,搭好平台,推广优秀的协同创新经验,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更强耦合,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继续探索方案、贡献智慧。
科技资源高效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期待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开枝散叶,写就三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