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珍珠山水 泉享户外 2023年延庆区珍珠泉首届户外运...
4月30日,以“珍珠山水·泉享户外”为主题的全年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延庆区珍珠泉乡珠泉喷玉主题广场举办,标志着2023年延庆珍珠泉首届户外运动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户外旅游、自行车骑行、徒步等休闲运动爱...
-
世界高度,中国温度!四季沐歌携三大新品重磅亮相...
4月26日-28日,第25届山东(济南)国际供热供暖、锅炉及空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会邀请供热产业品牌厂商共同参与,作为低碳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热泵行业领军品牌,四季沐歌携三大新...
-
对抗甲型流感 连花清瘟优势独特
据报道,当前一些省份或地区甲型流感已开始点状出现,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和打工族流动加大,被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在大面积疫情刚刚过去的当下,人们的身体尚在慢慢恢复阶段,此时被感染的机率都高于平时,对于...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
2022西泠秋拍定档,2023西泠春拍津京征集启动
据西泠拍卖官微消息,因故延期举行的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将于2023年3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西泠秋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
商业
-
我爱我家23周年庆 三重豪礼感恩回馈消费者
5月15日,我爱我家迎来了23岁生日。为回馈一路相伴而行的广大消费者,“我爱我家23周年庆,三重豪礼送不停”活动在司庆当天正式全面开启,覆盖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郑州、常州和太原十个城市。 ...
-
住进每一种生活我爱我家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5月15日,我爱我家集团在北京举行以“悦然址上”为主题的品牌战略发布会暨23周年庆,发布了“住进每一种生活”品牌主张及全新视觉形象,公布了数字化战略,并与第四范式合作启动行业首个房产经纪大模型。此外,我爱我家还...
-
我爱我家举办大地艺术展:邂逅15位“家人”,激发美...
“正好祖孙三人来看展,这个‘老王、小王、小小王的三世同堂’,太有亲切感了。”家住大山子的老王,看着在摇椅上玩得起劲的孙子,满眼慈爱。“我和男友都喜欢‘住进喜字临⻔的⽣活’这个主题,屋里的这对大牙刷真可爱。”小魏...
-
北京首场!「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
北京首个以影像为主题和展示媒介的原创艺术市集-「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本次市集划分为摄影艺术和文创生活两大部分,在近300平米的空间内,将摄影、艺术、沙龙、文创、互动、Vintage等元素完美融...
-
“数版中国”小程序功能更新公告
尊敬的用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数版中国小程序的支持和关注。为了让您能够更好地使用,我们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更新内容如下: 新增功能: 我的页面版权详情页增加了“挂售功能” 二级挂售详情页...
北海小西天建筑群首享“专业体检”,当年系乾隆为母亲祝寿所建
发布时间:2022/04/21 财经 浏览:120
获悉,北海公园小西天建筑群正在进行“体检”,将“闭关”至4月30日。这是北海公园首次对古建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结构安全性检测及鉴定工作,将为下一步修缮提供重要依据。
建筑群已近50年未系统修缮
小西天极乐世界建筑群是北海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五龙亭以西,万佛楼遗址以南。建筑群于1768年始建,1770年建成,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所建。建筑群为坛城式,主要由极乐世界殿、角亭、琉璃牌坊及水池驳岸等文物遗迹组成。
“从观感上来看,它已经到了修缮的时间点。”北海公园文物科副科长岳明介绍,小西天建筑群上一次大修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主要是更换木质构件等,此后虽有零星修缮,但距上次全面系统的修缮已有近半个世纪。文物建筑本体各部位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及病害现象。
根据日常巡查,园方发现建筑群出现瓦件碎裂、缺失等情况,破损程度及范围较大,致使各建筑屋面雨天出现渗漏现象。极乐世界殿大木构架的加固铁箍也出现了锈蚀、变形等情况。“如果进一步松脱,有可能导致失去其原有加固效能,因此亟待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性检测及评估。”
雷达、红外技术加持,为9个建筑找“小毛病”
目前,景区门口立起了通告牌,提醒市民此次封闭管理将持续至4月30日。极乐世界殿内已经搭建起近20米高的脚手架,记者戴上安全帽和头灯,沿架而上至16米高度,可以清晰看到,建筑顶部一些绘有精美彩画的木梁架上已经出现裂缝。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保护研究室主任张涛告诉记者,此次小西天建筑群的检测包含1座极乐世界殿、4个角亭及4座琉璃牌坊共9个单体建筑,面积共1843.5平方米。“就像人做体检一样,古建也需要定期‘体检’,发现‘小毛病’要及时修缮,防止把‘小病’拖成‘大病’。我们采用无(微)损检测技术,通过雷达、红外、超声探测结构内部构造,以查明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此次检测主要针对古建筑群的三部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我们先从建筑的底部开始检测,使用扫平仪了解地基是否平整,是否存在沉降等现象。”他说,检测人员还能用雷达发现地基底部是否存在空洞。
进行围护结构检测时,检测人员使用红外热成像设备,检测屋面渗漏,现场勘损。张涛说,局部渗漏的点位,雨后温度较正常点位低。“红外自动测温仪器在所测范围内打出矩阵,有多个点位,图像上所有点位都有温度记录。哪个点位温度低、存在渗漏,检测人员一目了然。”
类似“采指血”,对文物采用无(微)损检测技术
上部承重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建筑的梁架,包括柱子、梁、枋、檩等大木构件。大木构件的检测按照“四步法”进行。
第一步是“看”,肉眼观察木构件是否变形、开裂。第二步是“敲”,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用小锤敲击,听声音辨别其中是否有空鼓或裂隙。“如果内部是空的,声音就像敲鼓一样比较大,咚咚咚地响。如果木头是密实的,声音则比较沉闷。”张涛说。
紧接着,工作人员还会使用含水率仪,对木柱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如果由于空气潮湿,木柱出现糟朽腐烂等情况,内部将像海绵一样呈现多孔结构,更容易吸水。
经过前三步检测,如果工作人员推断木构件可能存在空鼓和糟朽,还将进行微钻阻力检测。张涛解释说,他们将一根直径为1.5毫米的探针打进木构件中,最深达到450毫米。“如果内部没有糟朽,木构件比较硬实,阻力值高;如果发生糟朽变空,木质变软,探针一下子就会打进去。”他说,古建木柱的直径一般在3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探针探测类似于人们做采指血检查,属于无损或者微损手段,基本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
“体检结果”6月出炉,为修缮提供依据
大殿吊顶天花高度接近20米,记者看到,顶棚内部黑漆漆的,最低矮的空间仅有45厘米高,检测人员需要爬进大梁中匍匐前进,查找大梁内部存在的问题。
岳明介绍,此次检测工作可以明确大木构架承载状况,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还可以探明小西天建筑群结构安全现状和风险状况,为建立健全文物建筑信息、完善文物档案提供详实的资料。”目前,检测发现了部分问题,比如顶部渗漏、部分吊顶天花松动、瓦面上长有杂草、梁柱开裂等。
近期,检测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6月份可出具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将上报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作为下一步是否进行修缮的重要决策依据。
张涛说,针对北京官式古建筑大木的特点,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编制了北京地区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明确了检测步骤、方法和仪器,以便未来不同单位和人员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可以互相借鉴、对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