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七年来“南水”入京已超过73亿立方米

新闻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9月24日,第二十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在香港揭晓。雷士照明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连续六年强势登榜...

  • 苗药妻喜获国际殊荣:一场传统医药与现代外交的美...

    2025年8月16日,北京秋高气爽。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会客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外交"正在上演。厦门美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苗药妻喜"正式成为利比亚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一个商...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商业

一加发布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开启 165 超高帧游戏时代 一加发布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开启 165 超高...

9 月 26 日,一加游戏大会 2025 在北京举行。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宣布,一加将引领手机行业迈入 165 超高...

七年来“南水”入京已超过73亿立方米

发布时间:2021/12/28 财经 浏览:312

7年前的12月27日,历经1276公里跋涉的丹江口水库来水奔涌入京。截至2021年12月27日,“南水”入京已超过73亿立方米。“南水”已逐渐成为保障城市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

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80公里,市内配套输水管线约170公里(含团成湖调节池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管线22公里)。新建和改造自来水厂8座,已有13座水厂接纳南水,日处理能力达468万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300万;新增调蓄设施3处,容积4000万立方米,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与密云水库的连通,工程年接纳来水能力超过10.5亿立方米,实际年均调入水量12亿立方米左右。

北京市谋划调水、补水路径,研究、制定调度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来之不易的优质水资源。在满足北京市自来水厂“喝饱水”的前提下,利用“南水”适时加大地下水源回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向密云、怀柔、大宁等大中型水库存蓄。利用“南水”和密云水库上游来水实施密怀顺区域地下水回补涵养,逐渐补充多年来由于极度缺水导致超采的水源地历史欠账。

通过入河、入海、入地的系统化补水,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五大河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入海,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

2021年度,北京市新增27条有水河道,新增有水河长452.61公里,增加水面32平方公里。今年8月23日,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3.59亿立方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六年回升,截至2021年12月17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52米,与2014年同期对比,地下水水位回升9.14米,地下水储量增加46.8亿立方米。

河道内水质及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各类污染物浓度指标大幅下降,一些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水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加,黑鹳等一批珍稀水禽成为常客留鸟。

北京市还聚焦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与河南、湖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6县市区开展对口协作。2014年以来,全市共安排协作资金4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超1000项。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虽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15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短缺仍将是北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北京市多举措进一步提升水治理效能,其中包括倡导“光瓶行动”,彻底治理142条黑臭水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内涝频发得到治理,中水回用不断增加,再生水利用量超12亿立方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