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2021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来了

新闻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9月24日,第二十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在香港揭晓。雷士照明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连续六年强势登榜...

  • 苗药妻喜获国际殊荣:一场传统医药与现代外交的美...

    2025年8月16日,北京秋高气爽。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会客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外交"正在上演。厦门美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苗药妻喜"正式成为利比亚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一个商...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商业

一加发布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开启 165 超高帧游戏时代 一加发布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开启 165 超高...

9 月 26 日,一加游戏大会 2025 在北京举行。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宣布,一加将引领手机行业迈入 165 超高...

2021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来了

发布时间:2022/01/02 新闻 浏览:315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坚持“五子”联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北京市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颇丰”。北京市明日(12月31日)开通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19号线一期等9条段线路,通车线路为历年最高;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

北京市累计接纳南水北调来水超70亿立方米,更多市民享受到高质量水源;石景山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开园迎客,生态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五”期间,北三县、平谷区将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

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助力“两翼”建设,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在交通网络方面,今年,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西延段建成,未来开通后,将实现雄安新区与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的快速直连;承平高速开工建设,北京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

轨道交通平谷线朝阳段、通州段、平谷段进入关键性建设阶段,预计将于“十四五”期间开通,将实现北三县、平谷区首次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至中心城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55分钟,进入1小时交通圈。

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今年,北京市基本建成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

同时,年内开工建设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工程、平原南段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永定河市内干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开工建设,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

在实施平原南段综合治理时,北京秉持“自然、生态、低扰动”建设原则和“以水引路、用水开路”的治理思路,以冲出的河槽为基础,放缓岸坡、补植绿化,最大程度降低生态扰动,真正做到了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在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方面,广渠路东延地下道路开通,宋梁路北延、通怀路三期、广渠路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副中心对外交通体系逐步构建;厂通路于12月底开工建设,将加强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交通的互联互通;万盛南街建成通车,施园公交首末站基本建成,为年内开园的环球主题公园提供了良好交通保障。

轨道交通“丰收年”,9条(段)建成投用

北京市今年在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成效显著。

在交通综合治理方面,今年,北京持续加快建设北京朝阳站、望京西、东夏园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丰台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

今年,轨道交通可以说是“丰收年”,11号线西段、19号线一期、17号线南段、14号线剩余段、8号线三期剩余段、S1线剩余段、首都机场线西延等9条(段)明日(31日)开通运营,通车线路数量为历年最高,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78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明年,北京将加快推进3号线一期、12号线等9条段线路建设,其中,力争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南段开通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25.6公里。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北京将更加注重既有线路的提升改造——启动实施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等工程。

今年8月底,北京实现了轨道交通1号线与八通线之间贯通运营,保障全线2分钟最小行车间隔,通勤时间平均减少了5分钟,大幅缓解了四惠站、四惠东站的候车压力,提升运营安全水平。八通线早高峰车站常态限流将成为“过去时”,乘坐体验大幅改善。

同时,北京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四网融合”,尤其是在优化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方案过程中,预留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互通条件、与规划地块连通条件,优先保障P+R停车场、公交场站、自行车停车场设置,集中设置便民服务设施空间,未来,将结合周边需求进一步细化具体功能配置,最大力度地引导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功能、周围空间的顺畅衔接。

此外,北京市关注“四网”与地面公交网、慢行网的衔接。未来,将研究改造既有公交站点位置,改善公交站点与地铁的接驳条件,减少换乘时间,畅通最后一公里。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87%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这背后是百万市民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就近休闲活动空间,山青水绿,城市发展成果看得见、可感知。

在城市水环境方面,以北运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为重点,加强骨干河道综合治理,保障五大水系防灾安全。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雨水管网系统,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地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雨水管道提标,打通断头管。持续实施“清河行动”“清管行动”,久久为功,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600公里,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未来,将系统梳理城市地下设施易涝区域,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升防涝能力。

在绿色生态空间方面,今年,京城梨园二期、聚贤公园、五福堂公园基本建成,东风迎宾公园开工建设,推进一道绿隔地区“一环百园”早日开园迎客;石景山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开园迎客,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森林;温榆河公园昌平、顺义一期建成,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

同时,北京市更加关注“水”与“绿”的结合,构建更加亲民近民的生态空间。比如,在温榆河公园规划建设中,统筹与清河下段生态河道治理的规划建设时序,在位于温榆河范围内的6.6公里清河河段,规划慢行系统和沿河步道,同步建设休闲服务站、景观桥梁、亲水平台等,以曲线变化的慢行系统为“纽带”,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路畅”的滨水空间,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和亲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