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服务冬奥61天的小镇医生 回家乡做防疫的“健康天使”

新闻

对抗甲型流感 连花清瘟优势独特 对抗甲型流感 连花清瘟优势独特

据报道,当前一些省份或地区甲型流感已开始点状出现,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和打工族流动加大,被感染的机率...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 2022西泠秋拍定档,2023西泠春拍津京征集启动

    据西泠拍卖官微消息,因故延期举行的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将于2023年3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西泠秋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

  • 全新ICON“热潮APP”来袭 打响《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

    2023年新年伊始,由【热潮APP】举办的《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已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基于好听、好玩、好看三大核心,召集爱唱歌、会唱歌的小潮咖,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联动,形成多元跨界组合,带动全民参与,发起一...

  • 2022服贸会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圆满落幕:中...

      9月2日-4日,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养老领域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康中国的议题,共...

  • 世界小姐秦泽文职业简历:离开投行,境外从事数字...

    近日,安信证券原分析师秦泽文将作为中国区代表角逐本届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的消息引起了广泛传播。 据悉,秦泽文于2020年加入安信证券,担任安信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助理,其所在团队曾为财富计算机行...

商业

我爱我家“春笋购房节狂欢周”:引“爆”蓝港 给“利”京城 我爱我家“春笋购房节狂欢周”:引“爆”蓝港 给“利”京城

京城仲春,花开似锦。3月13日至19日, 我爱我家在蓝色港湾商区开展“春笋购房节狂欢周”活动,通过丰富、有趣...

  • 东方新天地高品质服务获赞誉

    近期,东方新天地在2023北京商业品牌大会中荣获北京商业品质服务品牌,代表了北京商业服务的“天花板”。作为北京购物中心的先行者,东方新天地一直坚持高品质精英化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标准,为品牌搭建形象展示、开...

  •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类型的患者对产品疗效进行了循证医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扎实可靠的科研证据支持。 1、Ⅲ期临床研究,显...

  • 新加坡航空3月起将执行北京、上海、广州 每日往返...

    新加坡航空公司(简称:新航)将于2023年3月1日起,逐步加密北京、上海、广州往返新加坡的客运航班。新航在北京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3班增加至每天1班,上海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4班逐步增加...

  • 马丽助阵!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亮点纷呈

    2023年2月25日,以“新国标之上,完达山六维硬实力”为主题的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在广东省清远市盛大召开。会上,完达山乳业推出九大焕新升级的新国标产品,现场更有备受欢迎的电影明星马丽现身助阵。...

  • 国际传播影响力功勋艺术家-肖宗林

    肖宗林 1953年出生于闽西清流。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特聘专家,中国书画家协会副 主 席,哈佛艺术学院荣誉院士,香港特...

服务冬奥61天的小镇医生 回家乡做防疫的“健康天使”

发布时间:2022/05/02 新闻 浏览:96

凌晨三点,来不及洗漱,只用手将头发捋在耳根后面,50岁的怀柔区庙城镇卫生院医生石雪媛匆匆出门,和同事去镇上一个村里做入户核酸检测。有许多医务信息要整理,中午来不及午休,一气忙到下午六点,匆匆扒碗饭后,和同事再进村里组织核酸检测。“倒春寒”小雨淅淅沥沥,“大白”套装里的她们还是不禁打了个寒颤。

截至5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已连续27个月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自小在怀柔生长而大学毕业后又回怀柔工作的石雪媛,有些欣慰;但曾经在北京冬奥会闭环内连续服务61天的工作经历,又让她觉得“这根弦不能松下”。她常说,冬奥会期间的疫情防控压力比这大多了,那会儿我们都挺过来了。这波疫情,我们一样会坚持住。

日常加班工作的小镇医生

4月30日晚上十一点,石雪媛才将白大褂脱下,回房里歇息。这天晚上,她和同事们去高各庄、西台上村、郑重庄的一些村民家里做入户核酸检测。实际上,白天,她的工作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了:整理健康档案、电话随访、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还有核酸检测。

4月30日,在庙城家园社区,石雪媛正给小朋友做核酸检测,另一旁的同事也在忙碌着。受访者供图

庙城镇有两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子位于怀柔区最南端,与顺义区交界,相比其他镇子,“外防输入”压力更大一些。镇卫生院参与核酸检测的医生,人手一只“流调包”,里面装着防护物品和检测工具。每次有核酸检测任务时,镇里医生三三两两一组,每人带着流调包,下村里给乡亲们做核酸检测。石雪媛形容“就跟小分队打仗一样”。

有时候,核酸检测时间会放在下午六点,这个时间段,正好方便村里上班的人,能在下班后、晚饭前的时间段做免费的核酸检测。对医务人员来说,这牺牲了她们和家人吃晚饭的时间。一个400多号人的社区,一般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工作,如果有村子待检人员过多,她们会在完成所负责村子的核酸检测任务后,拎着流调包赶赴支援。

4月27日傍晚,庙城镇肖两河村,雨越下越大,空气骤然变冷,在检测点的石雪媛感觉鼻涕快从口罩里流出来了。她一边伸出棉签采样,一边要安抚居民情绪,有些焦头烂额。在庙城镇卫生院工作10年来,村里老人多半认识这位“石大夫”,有过路的老人对石雪媛投以慰问,她便觉得原本冻僵的手又有劲了。

“镇医院的大夫来村里了!”在本轮首都疫情防控之前,石雪媛和同事们会时常去村里为老人进行血压、血常规等项目检查,还有针对性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村里老人互动养生方法。

“我家里也有老人,父母也都年纪大了。”石雪媛说,她们一开始去村里做健康指导的时候,偏重讲理论知识,但老人们大多听不懂,后来她们改进了讲课办法,拿着实物举证,给村民们唠家常话,“比如,我们就在课堂上拿着限盐勺举例,示范怎样合理用盐。”

“怎么说呢,将心比心。乡村这里面,老人会多一些。想想自己爸妈,就能耐下心了。”有时候,不管多晚,回到卫生院后,还会接到下村入户核酸检测的任务,这时候,她们会立即再穿上脱下来不久的白大褂,检点装备,继续踏着星辰出发。4月30日,她们忙到晚上十一点。

在冬奥闭环里获得了工作成长

石雪媛至今感到惊喜,在2022年1月22日,她成为庙城镇卫生院唯一一个进驻冬奥闭环的医务人员,当时她被安排的工作地点为汉庭朝阳大悦城酒店。在酒店里一呆,就是61天。

负责24名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基础疾病隔离人员,5名心理疾患隔离人员和3名孕早期的隔离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除了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外,隔离期间,石雪媛担任起了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对32名人员进行随访、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让32名隔离人员平稳度过隔离期。

有位要被隔离14天时间的人,在酒店里情绪一下子爆发了。石雪媛轻声细语、总是疏导,连续两三个小时的谈话,竟然将他的情绪慢慢抚平了下来。“对隔离期间的人,要跟他聊天,看看他是怎么想的,不要总解释;要先听他的倾诉,听他的需求。人在密闭的空间里,会容易压抑,我就会给他聊生活上的东西,比如爱吃什么水果有什么爱好。人们感受到你的真诚,会想开的。”石雪媛说。

冬奥期间的工作压力更大,每天,她要负责数据统计和上报,填写疫情防控情况表、酒店入住及用餐日报表、医疗救治情况日报表,通过医疗组微信群分享;对环内人员进行全程健康信息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入会诊、转诊程序。经常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从冬奥闭环回到小镇,她向同事们做了一次复盘。她意识到,服务冬奥已成为她职业生涯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一次经历。她和同事们开始更注重细节问题。像医疗垃圾分类的规范化,还有医疗物资的入库、申领、发放、登记、保管、出库台账,每日所进行的物资核对、补充,这些细节工作都在做到滴水不漏。

更喜欢被叫“健康天使”

因为凌晨三点入户核酸检测,石雪媛一上午没有洗漱,便直接来到办公室照常上班。记者在视频连线里见到她的时候,她微笑着捋了捋本来也很整齐的头发,“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没洗头。”

当时在冬奥闭环里成立的微信群,至今仍很活跃。有冬奥闭环里的“战友”如此评价石雪媛:遇到不开心的事,看一看石雪媛微笑的脸,就烟消云散了。石雪媛回忆,在春节期间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团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要有人身体出现不适,团队会争着顶岗。

“就像我们现在的同事一样。哪个核酸检测点做不完,我们先做完的,会直接过去帮忙。”镇卫生院的医疗防疫团队,像“多兵种协同的部队”。在每个核酸检测点,他们会要求村民间隔一米排队,走“U型路线”,采完样回医院后,还有专门人员进行医疗垃圾的消杀、分类、处置,还有人专门清点并补充医疗装备。

医院不大,五脏俱全;虽处乡镇,严格规范。

“其实比起‘大白’这个称呼来。我觉得我们更是‘健康天使’。”石雪媛和同事们近期已经去了四个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健康体检。为老年人做健康体检,组织起来比较难,需要村干部帮忙协调;因为要抽血,老人还不能吃饭,所以清晨七点半就要进行这项工作。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说,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我们不像大医院,能给乡亲们治大病。但我们能离他们最近,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最多,提供最日常也最必要的健康服务。我觉得我们是‘健康天使’。”石雪媛提着流调包,走在村里路上的时候,会常常想,战胜这波疫情后,会有更多的老人出门遛弯,和朋友们在阳光下聊天,希望他们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