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首都功能核心区首批583处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示

新闻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

5月31日晚19点,由北京区商联会、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在金融街喷泉广场...

  • 5月12日至15日,西泠拍卖天津、北京公开征集藏品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京津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 2023年5月12日至15日(周五至周一),西泠拍...

  • 珍珠山水 泉享户外 2023年延庆区珍珠泉首届户外运...

    4月30日,以“珍珠山水·泉享户外”为主题的全年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延庆区珍珠泉乡珠泉喷玉主题广场举办,标志着2023年延庆珍珠泉首届户外运动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户外旅游、自行车骑行、徒步等休闲运动爱...

  • 世界高度,中国温度!四季沐歌携三大新品重磅亮相...

    4月26日-28日,第25届山东(济南)国际供热供暖、锅炉及空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会邀请供热产业品牌厂商共同参与,作为低碳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热泵行业领军品牌,四季沐歌携三大新...

  • 对抗甲型流感 连花清瘟优势独特

    据报道,当前一些省份或地区甲型流感已开始点状出现,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和打工族流动加大,被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在大面积疫情刚刚过去的当下,人们的身体尚在慢慢恢复阶段,此时被感染的机率都高于平时,对于...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商业

我爱我家品牌焕新:深入社区 做更亲民的大众房产服...

5月15日,我爱我家举行了品牌战略发布会暨23周年庆,发布了“住进每一种生活”品牌主张及全新视觉形象,公布...

  • 我爱我家23周年庆 三重豪礼感恩回馈消费者

    5月15日,我爱我家迎来了23岁生日。为回馈一路相伴而行的广大消费者,“我爱我家23周年庆,三重豪礼送不停”活动在司庆当天正式全面开启,覆盖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郑州、常州和太原十个城市。 ...

  • 住进每一种生活我爱我家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5月15日,我爱我家集团在北京举行以“悦然址上”为主题的品牌战略发布会暨23周年庆,发布了“住进每一种生活”品牌主张及全新视觉形象,公布了数字化战略,并与第四范式合作启动行业首个房产经纪大模型。此外,我爱我家还...

  • 我爱我家举办大地艺术展:邂逅15位“家人”,激发美...

    “正好祖孙三人来看展,这个‘老王、小王、小小王的三世同堂’,太有亲切感了。”家住大山子的老王,看着在摇椅上玩得起劲的孙子,满眼慈爱。“我和男友都喜欢‘住进喜字临⻔的⽣活’这个主题,屋里的这对大牙刷真可爱。”小魏...

  • 北京首场!「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

    北京首个以影像为主题和展示媒介的原创艺术市集-「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本次市集划分为摄影艺术和文创生活两大部分,在近300平米的空间内,将摄影、艺术、沙龙、文创、互动、Vintage等元素完美融...

  • “数版中国”小程序功能更新公告

    尊敬的用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数版中国小程序的支持和关注。为了让您能够更好地使用,我们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更新内容如下: 新增功能: 我的页面版权详情页增加了“挂售功能” 二级挂售详情页...

首都功能核心区首批583处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示

发布时间:2021/08/25 新闻 浏览:191

老城地名承载了千百年来北京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而且与街巷共同展现了老城的空间格局和历史肌理。记者获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昨天(23日)起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北京市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

十年探索摸清“家底”

西羊管胡同、豆瓣胡同、演乐胡同……这些老地名,是北京城历史记忆的承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也是市民的乡愁所系。

早在2011年,以宣南地区为试点,本市就开始进行地名保护名录的编制研究。此后这一工作又扩展到西城区多个街道,并就城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北京旧城改造中的地名保护、地名管理工作中的历史地名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经过十年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径。

今年,市规自委会同东城区、西城区正式开展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在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次地名普查成果,编制团队对北京老城内传统地名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形成了完整的老城传统地名台账。

据介绍,北京有专门记载街巷胡同的历史文献,例如明代嘉靖年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清代光绪年间《京师坊巷志稿》等。此外,清代中前期曾有大规模地图测绘,《乾隆京城全图》内容之详在中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中首屈一指。晚清、民国时期还流传下来更为丰富的京城实测地形图。记录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传统地名,是全社会的责任。

不少地名出现时间被大大提前

为提高保护名录的权威性、准确性,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了精心考证,还原了老城街巷真实历史沿革,深入挖掘了老城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目前确认元代胡同名2处(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明代地名629处(可确定位置);清代仅通过对《乾隆京城全图》的梳理,就得到乾隆年间街巷胡同地名数量1322处;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地名2046处。

不少地名出现时间被大大提前,如杨梅竹斜街,此前多认为是清末地名,此次编制过程中发现纪晓岚乾隆年间《阅微草堂笔记》中已有“杨梅竹斜街”记载,从而将这一著名街巷历史提前到了清代中前期。

此次公示的名录中不只有胡同名称,也有不少道路名称。编制团队介绍,北京有大量以城门命名的道路,如崇文门内外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德胜门内大街、安定门内大街等,这些命名可追溯到乾隆年间,而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修改与规范。

量化评分考察地名价值

保护名录的筛选需要一套科学的地名价值评价体系。编制团队介绍,经过反复论证,选取了地名产生和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地名现状与影响力三大因素,并细化为11个评价因子,通过不同评价因子的分数和权重,实现了地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量化评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800余处传统地名作为名录草稿。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

进入保护名录意味着什么?

市规自委表示,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