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字: 绝 超10000㎡的空间肆意玩耍 简约ins艺术感让多巴胺疯狂飙升 水果饮料无限量畅吃 还能实现哈...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商业
-
北京,云冠橙来了!降温的日子里,一粒果子给你的拥抱
“有田就是有根有底蕴有文化,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些技能,有我们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当你拥有这一切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变得很舒展,很自信,很享受你的生活。” —— 庄雅婷 作为餐桌的嘉宾之一,著名专栏作家、媒体...
-
一场格局与工致的对话,东芝与京城设计师共鉴居心...
从气魄雄伟的皇城中轴线,到精巧绝伦的京派建筑,地处六朝古都的北京,以传承千年的帝王气象孕育出兼具格局与工致的设计风格,也为在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 ▲活动合影 11月...
-
AIIC 2023思想之夜,国台贡献酒业创新突围哪些“方...
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式前夕,一场“晚宴”已将大会的广度与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11月17日,AIIC 2023思想之夜暨国台·通达盛宴在海口举办,来自政府、产区、行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
-
东方新天地打造新能源充电桩品牌化 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配套设施也日渐普及,虽然约有25万个自用桩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内,但令人欣喜的是各大商业项目也在逐步推进公用桩配置。 以地处北京核心区域的东方新天地商场为例,多...
-
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摄影作品艺术展 在日本大阪隆...
嘉宾合影留念 2023年11月15日下午十五时,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摄影作品艺术展在日本国大阪市大阪文化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驻大阪代表处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北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十年变化,京西小村环境好了也富裕了
发布时间:2022/10/19 财经 浏览:102
秋收之后,北京市门头沟清水镇下清水村的花谷中,变得更加绚烂,地里的鲜花还在绽放,满山的树叶也红了。在金秋时节,这深山里的村庄,迎来了最美的时刻。
10月16日,下清水村两委共同收看二十大开幕会后,村支书王进生说,“过去十年,是我们村变化最大的十年,从矿山关闭后的凋敝村庄,到生态发展的美丽乡村。村里的环境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多了,还吸引了很多人来我们村旅游。”
生态转型,以矿为生村庄的寻找出路
下清水村位于门头沟清水镇,距离北京市区约一百公里左右,是一个深山中的村落。在过去,煤炭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村支书王进生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就有国营煤矿。改革开放后,村里参与煤矿开采的人越来越多,村后的大山中,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矿同时开采。
数十年开矿,让下清水村的大山变得千疮百孔。山上到处都是矿坑,植被七零八落,山谷里到处是废弃的矸石,一下雨黑水横流,人进不去也出不来。山里唯一的一条路,是原来拉煤大车进出的单行道,大坑处处,只有大车可以走,小车别想进去。
2008年前后,村里响应政府号召,开始关闭矿山,到2010年,山里的十多个矿就全部关闭了。
矿山关闭后,村里怎么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从哪里来?新的产业去哪里找?王进生告诉记者,他们在驻村干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开发山谷,重造绿水青山,开始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产业。
过去十年,是村里变化最大的十年
2016年,下清水村开始整理关闭矿山后的山谷,修路、筑田、栽花、种树,村里以村民为雇佣对象,“我们把山谷里的土地,都流转到村集体,然后开始统一改造。那时候,大伙儿都挺支持的,有了一个能赚钱的地方。”王进生说。
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层层的梯田就被开垦出来,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上山的路也重新修整、完成硬化。矿山变成了花谷,也迎来了许多客人。
新的产业,给村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村民杨树梅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她自己在村集体的地里干活,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再加上农村养老金,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杨树梅说,“这是最好的时候了,以前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样的生活。”
如今,长期受雇于村集体的村民有数十户,每人每天的收入为100元左右,“这是我们村变化最大的几年,从矿山关闭到生态治理,再到新产业开发,村里美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王进生说。
特色产品,成为村里的新产业
在打造新的生态花谷时,村里还在考虑新的产业。
王进军介绍,种植经济作物是村里另一条增收途径。下清水村海拔落差大,气候凉爽,山里的旱地适合种植各种旱地作物。在开矿之前,村里就以种植谷子、玉米等为主。王进生觉得,可以重新恢复山村里传统的农耕文化,同时把传统农耕和花谷的特色结合起来。
那些五彩缤纷的作物,成了花谷种植的首选,个头很矮的油葵有金黄色的花盘,可以完美地融入花谷中;白色的芍药、百合,既是鲜花,也是经济作物;传统的谷子,可以种出农田画。而所有作物中,最特殊的,无疑是新引进的彩色藜麦。彩色藜麦高大、易种植,成熟时会变成深紫色,而且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引进后便成为村里主打的农产品。
过去几年,收获的藜麦销量很好,每斤可以卖到60元,每年十一后收获,到春节前都能卖完。王进军说,“听了二十大报告,特别激动。我们村经历了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的全过程,现在的村里,天蓝了,水绿了,山青了,人富了,这就是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