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
惊艳曝光!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来袭,...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
国际美食博士梁廣杰先生荣获第十三届“亚洲饮食天王...
2024年11月27日,傲威(国际)集团呈献:第13届亚洲饮食天王颁奖典礼2024,暨亚洲饮食天王美食指南点赞榜,在香港亚洲电视台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亚洲餐饮,亚洲人说了算”为主题,汇聚了餐饮界及相关领域的众多...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商业
-
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打造小屏旗舰显示素...
4 月 23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这块屏幕由全球唯二、中国唯一的自研显示科学产线打造,采用领先的 8T LTPO 电路技术,在色准、亮度等方面均带来出色的表现。在 39 种自研屏幕校准算法...
-
搭载小屏专属优化 一加13T出厂预装满血ColorOS 15
4 月 22 日,OPPO 在深圳举办 ColorOS 15 春季升级会,带来满血 ColorOS 15 系统,AI、流畅、好用方面近百项功能更新。ColorOS 15 将陆续向数十款机型推送更新,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 OS 体验。 ColorOS 围绕“...
-
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轻松拍出质感大片
4 月 18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主摄采用索尼5000 万像素 IMX906,支持 OIS 光学防抖与 EIS 电子防抖,配合一颗 2 倍光学长焦镜头,同时继承 OPPO 旗舰影像算法,具备同档顶级的人像拍...
-
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打造小屏...
4 月 17 日,一加官宣全新性能小屏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在散热面积、散热结构及散热材料等方面带来全方位优化,配合独家定制「电竞 Wi-Fi 芯片 G1」,一加 13T 可在多场景带来低延时、更稳定的网...
-
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开启小屏体验...
4 月 15 日,一加正式宣布品牌首款性能小屏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一加 13T 此次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与工艺,将一加手感与机身质感推向新高度,在 6.32 英寸的轻薄机身下带来旗舰级性能表现。此外,一加 13T...
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成效,北京支持7家领军企业建创新联合体
发布时间:2022/08/26 财经 浏览:215
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过去一年来,北京围绕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北京已支持小米科技等7家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今年以来北京新增上市公司16家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中强调,“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一年来,北京围绕做强创新主体、优化创新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北京推出揭榜挂帅、报备即批准、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创业,一批企业通过高新认证,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如华科精准、百奥赛图等。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方面,一批领军企业联合攻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已支持小米科技等7家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在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北京通过加强绩效考评引导,推动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截至今年6月,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万余项,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落地北京的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较快增长,主要承接地为海淀区、西城区和丰台区。同时,涌现出如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等机构。
在支持科技金融方面,北京通过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的培育和服务力度,促进北京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北京新增上市公司16家(含北交所上市1家)。
小米牵头组建3C创新联合体,聚焦智能制造
北京正从更深层次推广“揭榜挂帅”组织机制。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首批榜单率先支持由兆易创新、旷视、天智航、利亚德、小米、谊安医疗和赛诺威盛7家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AI实验室主任王斌介绍,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机遇下,小米集团率先牵头组建3C创新联合体,并于7月30日正式启动实施。该创新联合体由小米集团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8家高校院所等20家创新主体共同组建,集聚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产业、应用优势资源。
王斌表示:“政府是创新联合体的政策引导者,出台了专门的扶持政策;领军企业是创新联合体的实际牵头单位,总结行业共性问题,提出创新体创新方向,并提供验证环境;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提供者;上下游企业与领军企业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他说,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重要方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热点领域。3C创新联合体是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聚焦智能制造国家战略方向,将以联合协同促进自主创新。
三年内,联合体将突破领域内软性部件组装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体系,填补国内3C行业智能产线“平台+模块”智能化核心装备等领域空白。
北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力治疗眼科“不治之症”
目前,社会资本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创新项目缺乏热情,科研人员完成任务后并没有足够的风险资金等资源用于持续推动成果产业化,导致很多成果搁置在实验室,形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死亡谷”现象。
如何更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据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介绍,学校积极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与北京科创基金合作组建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10.02亿人民币,用以聚焦北大重大原始创新项目,支持原始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截至目前,基金召开投决会20次,决议项目28个,已经成功投资交割18个项目,投资金额超4亿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决议项目为校内科研团队的成果孵化企业,一半以上的项目落地北京实现转化。”他说,当前还有10余个项目正在落地过程中。
他举例说,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企业包括落地昌平区的超目科技公司。公司的核心技术——眼部肌肉神经调控技术来源于北京大学,是北大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乐今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发而成的。该技术被应用于治愈先天性眼球震颤,而这种疾病此前被称为眼科领域的“不治之症”。公司首款核心产品“植入式眼部肌肉神经刺激器”是全球首创且唯一的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产品,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医学空白。
“过去四年,超目科技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投资助力下取得了飞速发展。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在北京昌平建厂,围绕眼科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产品管线覆盖眼球震颤、近视、老花眼、青光眼和斜视等症状。”
目前,“植入式眼部肌肉神经刺激器”已经完成国家药监局要求的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和动物实验,并将于2022年年底前在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和朝阳医院同步启动临床工作。
清华大学组建技术转移队伍,探索技术投资入股合理模式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介绍,清华大学组建了一支技术转移队伍,包含技术、知识产权、商务、法务等各方面专业人才,按照信息领域、物质领域、生命健康领域进行分工,分别为相关领域的院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全流程服务。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高校技术转移规律和技术投资入股的合理模式。
她举例说,清华大学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技术以作价入股形式实现转化落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团队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相较于现有光谱检测技术,实现了从单点光谱仪到超光谱成像芯片的跨越。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自由形状超原子超表面的超光谱成像芯片研究设想,大幅提升光谱成像性能,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医疗、机器视觉、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具有应用需求。
技术以作价入股形式进行转化,落地企业是“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科研团队获得了70%的股权激励,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并持续推动公司核心技术的创新迭代。该项目公司自创立后获得了数亿元融资。
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助力创新企业留住高层次人才
华科精准是我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成立7年来,已有4款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
“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工作对创新企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刘文博说,公司已获中关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扶持政策相关资金支持数百万元,用于公司生产工艺改进及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并推向市场。
在人才扶持政策方面,公司受惠中关村生物医药领域政策,为公司多名核心技术人才办理落户,为公司培育和留住高层次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说,公司目前在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拥有18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得益于“中关村先行先试”相关政策,公司拟扩建4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持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