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商业
-
“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公信与调解深度融合,...
2025年9月9日,北京 —— 秋韵京华,丹枫迎秋。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一场为期两天的“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战略合作盛会于首都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北京中峰天平数字科技有限公...
-
不宵禁的宋潮夜市、全域疗愈场景…濮院重塑古镇旅游...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德国头部宠食品牌animonda爱诺德再次登陆亚宠展 开...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第27届亚洲宠物展览会(简称“亚宠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本届展会汇聚全球数千家品牌,共探宠物经济新趋势。德国头部宠物食品品牌animonda爱诺德作为展会的“老朋友”,再次...
-
“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
为链接全球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现举办“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和新材杯”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吸引集聚留学人员来区创新创业,助力绿色...
-
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 以实力筑就长者社区长...
8 月23日秋光和煦时,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暨刘凤江先生《凤江墨韵》书法艺术展盛大启幕,行业嘉宾与社区长者齐聚一堂,共鉴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兼具社区美好焕新与人文艺术气息,既是南区升级首次亮相,...
明天起,北京全面启动2022年度职称申报
发布时间:2022/08/11 财经 浏览:243
每年约有10万人参加的职称申报将于明天(8月11日)正式启动。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2年度职称网上申报时间为8月11日至23日,今年起,申报人工作单位可通过网上审核推荐,无需再进行打印盖章等传统操作。
8月11日至23日网上申报
8月11日起,北京市全面启动2022年度职称申报工作。据了解,凡是与北京市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机构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才、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才,均可申报北京市职称评审。
今年职称评审工作分四个阶段。一是个人网上申报阶段,从8月11日到8月23日。申报人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个人办事”栏目“职称评审”模块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在规定时限内按照客观、准确、齐全的要求,填写个人全部职称申报信息并提交所在单位审核。
二是单位审核公示推荐阶段,从8月11日到9月6日。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法人办事”栏目“职称评审单位审核推荐”模块内审核申报信息,并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三是评审服务机构审核阶段,从8月到9月。单位审核通过后由评审服务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人员可以在网上缴费。
四是答辩评审阶段,从9月到12月。高、中级职称评审前需现场答辩,答辩时间具体安排详见职称申报系统中各系列(专业)的报名通知或须知。
今年起,申报人工作单位可通过“法人一证通”登录职称评审系统,在网上审核申报人填写的全部职称申报信息并进行推荐,无需再进行打印盖章等传统操作。
新增应急消防、创意设计等专业职称
今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了经济、会计、翻译、艺术、新闻、出版、图书资料、播音主持8个职称系列改革实施办法,同时陆续新增一批专业职称,应急专业、创意设计专业等均为全国率先设立。
以经济专业人员职称为例,多年来,经济专业人员职称最高只能评到副高级,限制了人才的成长空间。本次改革增设了正高级经济师职称,将经济专业人员分为“研究型”和“管理实践型”两类。
另外,对在经济工作中创新提出并成功实践商业模式、资本运作模式、企业管理方式;或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专业人员,可放宽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今年5月,北京在全国率先增设应急专业职称,涵盖安全工程、应急工程和消防工程3个证书专业。其中,应急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为全国首创开展,填补了全国应急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职称评价的制度空白,标志着北京市全面建成应急职称评价体系。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地区从事应急和消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日益增多,他们不仅要预防灾害事故发生,还要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专业救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取得了专业的业绩成果,具备了晋升相应职称的条件,但没有职称晋升渠道,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价标准,得不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影响了技术交流、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
北京市应急专业职称纳入工程技术系列,设置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4个层级,将满足各梯次应急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北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机构中从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消防救援等应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
7月份,北京传来增设创意设计专业职称的消息,这在全国也是率先设立相关专业职称的尝试。北京作为中国四个“设计之都”之一,近年来,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吸引集聚了大量从事艺术创意设计、文物利用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新媒体设计等专业工作的创意设计人才。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增设创意设计专业职称,纳入北京市职称系列中的工艺美术系列,设置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和员级5个层级。设置文化创意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3个证书专业,在国内率先建立起创意设计专业人员职称评价体系。
破除“唯论文”倾向,推行代表作评审
北京市各专业职称系列改革实施办法均明确,在职称评价中破除“唯论文”倾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的原则,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根据职业属性和岗位职责对人才进行分类,量身定制新的评价标准。
在2022年度的职称申报中,申报人要按照已出台改革实施办法中的基本条件、业绩条件和成果条件,结合申报系统中各评委会在“报名须知”发布的具体申报要求,提交符合条件的代表作来申报职称。
根据不同系列、不同专业的要求,申报人应注重总结提炼日常工作中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革、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业绩成果,及时归纳整理,用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业绩报告、专利、专著、论文等业绩成果申报职称。
以今年新设立的创意设计专业为例,评价标准分为基本条件、业绩条件和成果条件三类。
其中,基本条件为国家统一规定的专业年限、工作经历、基本知识能力等。业绩条件为创意设计人才的岗位职责和业绩贡献。成果条件方面则打破“唯论文”桎梏,全面推行代表作评审制度,申报人员可自主选择专利、创意设计作品、文物利用方案(设计、规划)、项目报告、设计文件、展览策划方案、专业教材、专著论著等最能体现自己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同时,业绩突出的创意设计专业人才还具有破格申报条件,如主持完成的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及以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及以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金奖及以上、中国广告“长城奖”金奖及以上奖项,或获得红点产品设计最佳设计奖、传达设计红点至尊奖、概念设计红点之星、IF设计金奖、IDEA金奖、G-mark金奖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专业工作经历限制,直接申报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审。
对弄虚作假“一票否决”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建立联动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复查核查、社会公示等方式,对在职称评价中伪造学历、资历、论文著作、业绩成果、获奖证书、工作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职称评审中,申报人要对个人申报材料负责,如在职称申报、推荐、审核等环节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将取消申报资格,记入职称评审“黑名单”;已取得职称的,将撤销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
提示:中央在京单位申报需委托函
按照人社部及北京市职称管理的要求,不具备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条件的中央在京单位(含直属、参股、控股等形式)非主体系列(专业)专业技术人才,如需委托北京市代为进行职称评审,要经申报人所在单位同意,并由省部级主管单位人事职改部门于8月11日前,统一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相应委托评审函,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按照北京市职称评审有关要求申报。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北京市将不予受理。另外,对未按要求委托评审的职称评审行为,北京市也不予认可。
链接:每年北京市约有10万人参加职称评审
一直以来,职称制度对建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职称制度体系、拓展评价范围、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推广代表作制度、下放评审权限、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计划用3到5年完成职称各系列、专业、层级的布局调整任务。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每年北京市约有10万人参加职称评审。目前北京市共开设了25个系列共1100多个专业的职称评审,包含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评审机构审核、个人答辩、专家评议投票、验收公示、发放证书等流程。
2018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陆续出台增设职称专业、增设正高层级、职称和职业资格对应、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等多个改革文件,完成了中小学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工艺美术、文物博物等10个系列的职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