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
5月31日晚19点,由北京区商联会、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在金融街喷泉广场正式启动仪式,主题为“品鉴美食,爱赏西城”,北京市领导、区领导,以及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的党支部...
商业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
科勒即将亮相2023可持续设计峰会,许以更好的未来
9月21日-23日,2023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于北京展览馆开幕。全球厨卫先锋品牌科勒KOHLER再度携手可持续设计峰会,与全球领先的设计师、建筑师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者们共同探讨和分享“许以更好的未来(Believi...
-
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招商答谢会圆满举行,藏地商业新...
8月25日,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2023招商答谢会在拉萨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拉萨市政府、拉萨市高新区 (柳梧新区)管委会、拉萨高新控股、王府井集团、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等相关领导,近300多名全国各地赶...
-
老字号同仁堂在北京CBD开设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火爆...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暨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盛大启幕。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剪彩仪式) 8月3日,同仁堂健康药业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在北京盛大启幕,融合汽车文化、药食同源...
京郊农田果园雹灾报损面积超十万亩 保险公司已启动快速理赔程序
发布时间:2022/06/15 财经 浏览:110
6月12日,北京密云、平谷等区出现雷电强降雨天气,局地遭遇密集冰雹和暴雨。67岁的密云区套里村村民郑凤广第一次见那么大冰雹,噼里啪啦的十五分钟时间,他家的两个蔬菜大棚被砸成了筛子,一间房屋顶及上面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出现了窟窿。
6月14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初步统计,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报损2.23万亩、果树类报损8.4万亩、花卉类报损255亩。
农业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冰雹灾害在京郊大地是否再上演,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农户及相关部门日常就要树立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并综合运用财政、保险、科技等多种手段,共同将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京郊多区受灾程度不同部分设施农业受损严重
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进入汛期以来,本市灾害性气象天气频发;6月12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冰雹、暴雨天气。顺义区、通州区、密云区、昌平区、怀柔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
密云区主城区及其附近村镇受冰雹影响较大。据河南寨镇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农作物受灾总面积5945亩,其中设施大棚700栋;位于城区西南的西田各庄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31.8公顷,成灾面积47公顷,设施农业大棚受灾106栋,林地受灾面积233公顷,严重损坏房屋2250间。
天安农业基地相关负责人李军良告诉记者,密云蔬菜基地作为天安农业的蔬菜供应之一,此次受灾严重,基地种植户受灾面积超过200亩,主要集中在河南寨镇、李各庄镇等地,其中,露地种植的甘蓝、菜花、韭菜等受灾严重,甚至绝收,由于雨水大、冰雹大,部分农户的棚室进水、棚膜受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天安农业正在启动灾后处理程序,与农户协调,帮助他们减轻损失。
平谷大桃正处于长成期,刘家店镇、峪口镇等地桃农受影响较大。刘家店镇一位桃农介绍,由于桃园主要以种植露天大桃为主,冰雹突袭,致使部分大桃受损,预计每亩地的损失在5000元左右,“很多大桃正好是套袋期,损伤情况好些,但有一些套袋的也被砸坏了。”
冰雹不仅使果园内果树部分枝条被折断,这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落果情况;同时玉米、小麦等粮食蔬菜作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受损。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何秀玲告诉记者,冰雹致使蔬菜粮食作物受损约200亩,一些玉米都被砸倒了。
但冰雹对于大兴西瓜、昌平苹果影响较小。大兴区庞各庄镇西瓜种植大户孙建元告诉记者,西瓜基地没受到冰雹影响,生产正常。昌平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冰雹主要降临在昌平北部,相对集中在十三陵镇一带;冰雹对露地的粮食和果蔬会有一些影响,但总体情况并不严重。
昌平区十三陵镇农服中心和昌平区农业农村局种植科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汛期刚刚开始,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后续保障服务工作,指导对于小面积受灾的农户田间管理和补救,“如再遇极端天气,我们会在其到来前,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里下发通知,指导农户采取必要措施,防灾减灾。”
多部门投入灾后恢复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田间管理
6月12日18时35分到18时50分,密云区套里村下了15分钟的冰雹,在半个小时后,全村农作物、建筑受灾情况就汇集到何秀玲手机上。何秀玲告诉记者,村里有专门负责测雨情、雨量的两委干部,在雹灾等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统计核查灾情。
西田各庄镇持续半个小时的冰雹一结束,镇政府立即统计各村产业、农作物、住房等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村镇干部联系保险公司查灾,协调对接保险公司下派专业人员对34村受灾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应赔尽赔,最大限度减轻农户受灾损失;转移、安置部分所住房屋危险的村民,紧急避险转移人口89人;组织人力在灾后迅速整治灾后环境、疏通道路、修缮受损设施,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镇无重大灾情和人员伤亡报告。
平谷区刘家店镇桃农王师傅介绍,冰雹持续了近半小时时间,雨停后,赶紧到地里查看大桃的情况,“地里不少桃都被砸了,看着满地的落叶落果,挺心疼的。”王师傅称,自己家大桃种植面积不大,只有几亩地,从早熟桃到晚熟桃都有。平时主要是自己和妻子俩人打理桃园。大桃被砸后,夫妻俩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果园,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后续成熟的大桃产生影响。
多个京郊乡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雹灾出现后,立即召集农技员到各村统计相关情况,指导桃农开展生产自救,加强灾后管理。峪口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里在帮助果农剪除受损枝条,及时排水、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树势恢复;帮助果农清理果园中落叶、落果,集中深埋,防止病虫滋生。
据悉,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已经成立了13个汛期指导组和种植业、畜牧渔业专家队伍,密切关注雨情灾情,赶赴现场提供指导服务;并为帮助广大生产者快速恢复生产、减灾止损,针对风雹、暴雨后蔬菜、大豆生产,农业生产技术专家提出了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农技专家建议,对于设施蔬菜出现雨水倒灌的,应尽快排水,避免积水造成沤根;如出现暴晴天气,及时遮阳;待地面见干后,进行中耕松土;采用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混合液或其他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喷施多利维生、寡雄腐霉等生物制剂及络氨铜等化学药剂防治病害。
综合运用财政、保险、科技手段规避雹灾风险
“防治气象灾害,就是要防治结合。种植户需平时就要有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潘学标告诉记者,建议高价值作物,如葡萄、甜瓜等,可以采用防雹网等物理手段来进行防治;从城市角度看,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可以用高炮防雹方法,就是把冰雹变成雨水降下来,提前化解雹灾,但这个措施需要精确的时间、地点预报,这就需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进一步提高,也需要如作业时间段里没有飞机经过等环境条件具备。
冰雹天气是如何产生的?北京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本轮强对流天气持续两天,均受高空冷涡系统影响。冷涡配合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在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形成了逆时针旋转的螺旋雨带,雨带内强烈发展的对流风暴,给北京带来了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北京在今年还会再出现冰雹天气吗?据气象专家介绍,冷涡会造成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一般来说,北京的五六月份、秋天都是强对流天气高发的季节,基本上每年都有,所以6月份下冰雹不稀奇,只不过有的年份强对流天气多一些、有的年份少一些;冷涡带来的天气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反复性和不对称性等特点,破坏力强,从预报上来说仍是一个难题。
潘学标认为,夏天到了,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会经常发生,地点也不固定,对于大田来说,因为防护成本高于产出,所以大田作物较少采取防护措施,但可以利用农业保险、国家财政等手段减少农民损失。
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农业险并非强制,除了有政府和国家的补贴外,仍需农户自行负担一定比例;农业部门需要通过各级宣传,尽力使农户做到应保尽保;农业险险种的保障日期以保障作物的生长期为准,多是阶段性的,上了保险的农户若受灾,可在保险公司出险,核查完毕后直接理赔,不会影响农作物在今年汛期后期的保险保障。
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何秀玲告诉记者,一个棚的棚膜大约2250元,保险公司给每个大棚能理赔800元,“所以,我们也上报农业部门了,争取市、区再补贴一部分,让村民尽量少出点钱。”
6月14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京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已迅速启动对灾情的响应机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的要求开展灾后理赔工作,确保理赔及时、全面、到位,帮助受灾农户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