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苗药妻喜获国际殊荣:一场传统医药与现代外交的美...
2025年8月16日,北京秋高气爽。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会客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外交"正在上演。厦门美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苗药妻喜"正式成为利比亚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一个商...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商业
-
爱玛·追星音乐节2025双节长假“双城记”:同步狂欢氛...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你是怎么度过的?在这个崇尚个性、追求释放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到开阔的户外,跟着音乐的旋律摇摆,利用这个长假尽情释放压力与烦恼。10月1日-6日,“成语之都”邯郸与“诗...
-
一加发布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开启 165 超高...
9 月 26 日,一加游戏大会 2025 在北京举行。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宣布,一加将引领手机行业迈入 165 超高帧时代,带来最强 165 帧游戏首发阵容,与《三角洲行动》、《英雄联盟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
-
“品类升维之作”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爱玛乐臻CA900即...
从爱玛乐维系列,到爱玛乐享系列,近年来,爱玛在休闲电三轮领域可谓持续发力、精品迭出。9月25日,又一款爱玛休闲电三轮精品力作——爱玛乐臻CA900即将正式发布,将再次刷新广大消费者对于休闲电三轮这一品类的认...
-
新罗酒店及度假村旗下江陵新罗汇纹酒店盛大开业 ...
· 新罗酒店及度假村旗下生活方式酒店品牌新罗汇纹(Shilla Monogram)首度登陆韩国活力海滨之城江陵,这里以壮丽海景和丰富文化遗产闻名。 · 江陵新罗汇纹酒店是品牌全球扩张的重要里程碑,继成功开设了品牌旗...
-
“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公信与调解深度融合,...
2025年9月9日,北京 —— 秋韵京华,丹枫迎秋。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一场为期两天的“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战略合作盛会于首都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北京中峰天平数字科技有限公...
北京市交通委冬奥办负责人:冬奥交通保障离不开市民广泛参与支持
发布时间:2022/04/20 财经 浏览:312
从4万余人齐聚“鸟巢”见证冬奥开幕式的盛况,再到每一场比赛的顺畅进行,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背后也都有交通人的付出。
4月19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在首钢文馆召开,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冬奥办也受到了表彰。
回忆起冬奥保障中的点点滴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综合运输处处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冬奥办副主任张涛感慨颇深,他觉得,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也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冬奥期间,市民能主动礼让冬奥车辆,在重点区域,大家也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高峰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交通贯穿冬奥筹备和赛事保障始终
交通作为北京冬奥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贯穿冬奥筹备和赛事保障的始终,自2015年申办冬奥成功后,北京市交通委就开始研究部署交通保障的相关工作。
张涛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北京市交通委就会同有关单位着手冬奥交通项目规划和推进保障设施建设,并实现了京礼高速等11项道路设施提前一年完工。从2018年起,市交通委陆续制定、出台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社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政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服务车辆高速公路通行政策等各项交通保障政策、方案、应急预案。
“举办这届冬奥会,交通面临疫情防控、严寒降雪、两地三赛区协同、统筹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四大考验,难度前所未有。”张涛介绍,受疫情影响,交通保障方案经历了很多次调整和修改,而且不能像以往大型活动那样使用地铁进行运输,这无疑给交通组织带来了更多挑战。
“我们根据场馆分布、人员规模、竞赛日程等信息,紧密追踪人力资源计划、疫情防控政策等动态,不断调整完善交通保障总体方案和工作人员、观众、非注册新闻中心、火炬传递、开闭幕式运输等方案。”张涛告诉记者,冬奥保障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筹措了6000余辆服务用车和1.3万余名驾驶员,交通服务覆盖32个场馆、32个服务设施、60个注册酒店。为了让交通指挥更加顺畅,运用大数据、5G、北斗定位等技术,建设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交通指挥调度平台,完成了9252套车载终端和驾驶员指挥调度APP安装,实现了涉奥车辆精准定位、精准指挥、行驶状况实时监测、异常情况自动报警,途经道路视频精准伴随,车辆定位精度在15米以内、数据秒级回传。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市交通委还组织开展了系列测试演练,先后开展了极端天气、城市隧道应急、轨道列车故障、工作人员(含志愿者)和组织观众运输服务突发事件等一系列演练,为赛事运输服务平稳有序夯实基础。
冬奥保障期间累计运送383万人次
北京冬奥会的交通保障还充分体现了跨部门间的融合与协调。在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来自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和冬奥组委交通部等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协同办公。
“北京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以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冬奥组委交通部为核心,组织34家成员单位、十几家运输企业共同做好赛事交通服务保障工作。”张涛告诉记者,得益于扁平化的指挥体系,过去需要跨部门处理的事务,省去了中间的沟通环节,在现场就面对面解决,所有需协调事项即时办理,事不过夜。“‘三合一’融合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将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
科学高效的交通指挥,也确保了冬奥会的完美呈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晚,有4万余人在“鸟巢”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其中既有闭环内的运动员等各类群体,也有来自北京各界的市民代表,如何实现“有序集结、快速疏散”,交通部门的科学组织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现场车辆都在同一时间抵达,每个车队的出发时间和抵达时间都按分钟进行计算,最小间隔仅有5分钟,就连观众大巴车的停车位置也很有讲究,通过科学筹划,精细调度,确保了观众可以有秩序地依次进场、离场,避免人流交织。闭环外观众涉及23个远端集结点,最远的还有从延庆出发的,但没有一辆车、一名观众迟到。
自1月4日小闭环开始至3月16日冬奥交通服务结束,得益于组织精细,抵离交通、赛事交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和新闻中心等各项运输服务保障实现了绝对安全,确保了赛事交通安全、准点、可靠,累计运送383万人次、累计发车54万车次。此外,还投入600辆专用出租车用于媒体、转播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等6类闭环内利益相关方运输,完成订单1.6万单,订单响应率达到100%。
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实现“两方兼顾”
回忆起冬奥保障中的点点滴滴,张涛感慨颇深,他觉得,广大市民积极、广泛的参与也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冬奥期间,市民能主动礼让冬奥车辆,在重点区域,大家也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高峰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此次冬奥交通保障工作中,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实行预期管理,通过媒体矩阵、短信提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广泛参与到冬奥交通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良性互动,实现了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的两方兼顾、和谐运转。
张涛告诉记者,在服务保障期间,交通团队做到了重大敏感事故和负面舆情“零发生、零炒作”,实现了冬奥交通、春运交通、全国两会交通、社会交通“四统一”,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贡献了交通系统的力量。
“圆满完成冬奥交通保障是新的起点,一些冬奥交通保障中积累的经验也会对未来我们参与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乃至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供宝贵借鉴。”谈及参与冬奥保障的感受,张涛表示,作为一名首都交通人,会继续总结冬奥经验,发扬冬奥精神,并将冬奥精神转化为做好首都交通工作的动力,当好首都发展开路先锋,建设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