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北京市交通委冬奥办负责人:冬奥交通保障离不开市民广泛参与支持

新闻

金杯携手丰田通商签署2亿元订单 中国商用车出海迈入“全球协同时代” 金杯携手丰田通商签署2亿元订单 中国商用车出海迈...

在近日举行的金杯品牌日活动中,一项价值2亿元的战略合作签约引起了行业关注。金杯(沈阳)汽车有限公司...

商业

“农垦优品·京彩绽放”2025投资宁夏暨宁夏农垦商农文旅北京推介活动在京盛大启幕 “农垦优品·京彩绽放”2025投资宁夏暨宁夏农垦商农文...

2025年10月31日下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农垦优品·京彩绽放”2025...

  • 悦年华五载深耕守护“认知症记忆”,为认知症照护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认知症已逐渐成为影响万千家庭的公共健康议题。如何构建一个专业、温暖、可持续的认知症长者及照护者支持体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2025 年10月28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

  • 首部「性能 Ultra」旗舰一加 15 重磅登场 售价 399...

    2025 年 10 月 27 日,一加在西安正式发布年度数字旗舰一加 15 与一加 Ace 系列新作一加 Ace 6。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表示,一加 2025 年销量同比增长 36.7%,增速位列行业第一。此外,一加在年轻用户中影响力显著...

  • 立白发布行业首个净零产品团标 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13-15日,第45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于重庆召开。会上,立白科技集团联合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发布日化行业首个净零产品团体标准 ——《日化行业净零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

  • 破风而行,为卓越而生—-迪卡侬AG2R车队北京...

    10月20日至21日,全球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在北京相继举办媒体与车友见面会,以及"Ride with Pro"大众骑行挑战活动,将2025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以下简称"环广西世巡赛")的激情与热度从南国赛场延伸...

  • 性能续航全满配,一加 Ace 6 以「Pro 级产品力」打...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一加正式宣布「大满配性能完全体」一加 Ace 6 将搭载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带来同档唯一的 165 超高帧游戏体验,配合 7800mAh+120W 闪充的续航配置,一加 Ace 6 将以「Pro 级产品力」带来...

北京市交通委冬奥办负责人:冬奥交通保障离不开市民广泛参与支持

发布时间:2022/04/20 财经 浏览:321

从4万余人齐聚“鸟巢”见证冬奥开幕式的盛况,再到每一场比赛的顺畅进行,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背后也都有交通人的付出。

4月19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在首钢文馆召开,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冬奥办也受到了表彰。

回忆起冬奥保障中的点点滴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综合运输处处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冬奥办副主任张涛感慨颇深,他觉得,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也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冬奥期间,市民能主动礼让冬奥车辆,在重点区域,大家也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高峰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交通贯穿冬奥筹备和赛事保障始终

交通作为北京冬奥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贯穿冬奥筹备和赛事保障的始终,自2015年申办冬奥成功后,北京市交通委就开始研究部署交通保障的相关工作。

张涛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北京市交通委就会同有关单位着手冬奥交通项目规划和推进保障设施建设,并实现了京礼高速等11项道路设施提前一年完工。从2018年起,市交通委陆续制定、出台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社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政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服务车辆高速公路通行政策等各项交通保障政策、方案、应急预案。

“举办这届冬奥会,交通面临疫情防控、严寒降雪、两地三赛区协同、统筹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四大考验,难度前所未有。”张涛介绍,受疫情影响,交通保障方案经历了很多次调整和修改,而且不能像以往大型活动那样使用地铁进行运输,这无疑给交通组织带来了更多挑战。

“我们根据场馆分布、人员规模、竞赛日程等信息,紧密追踪人力资源计划、疫情防控政策等动态,不断调整完善交通保障总体方案和工作人员、观众、非注册新闻中心、火炬传递、开闭幕式运输等方案。”张涛告诉记者,冬奥保障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筹措了6000余辆服务用车和1.3万余名驾驶员,交通服务覆盖32个场馆、32个服务设施、60个注册酒店。为了让交通指挥更加顺畅,运用大数据、5G、北斗定位等技术,建设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交通指挥调度平台,完成了9252套车载终端和驾驶员指挥调度APP安装,实现了涉奥车辆精准定位、精准指挥、行驶状况实时监测、异常情况自动报警,途经道路视频精准伴随,车辆定位精度在15米以内、数据秒级回传。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市交通委还组织开展了系列测试演练,先后开展了极端天气、城市隧道应急、轨道列车故障、工作人员(含志愿者)和组织观众运输服务突发事件等一系列演练,为赛事运输服务平稳有序夯实基础。

冬奥保障期间累计运送383万人次

北京冬奥会的交通保障还充分体现了跨部门间的融合与协调。在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来自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和冬奥组委交通部等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协同办公。

“北京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以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冬奥组委交通部为核心,组织34家成员单位、十几家运输企业共同做好赛事交通服务保障工作。”张涛告诉记者,得益于扁平化的指挥体系,过去需要跨部门处理的事务,省去了中间的沟通环节,在现场就面对面解决,所有需协调事项即时办理,事不过夜。“‘三合一’融合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将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

科学高效的交通指挥,也确保了冬奥会的完美呈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晚,有4万余人在“鸟巢”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其中既有闭环内的运动员等各类群体,也有来自北京各界的市民代表,如何实现“有序集结、快速疏散”,交通部门的科学组织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现场车辆都在同一时间抵达,每个车队的出发时间和抵达时间都按分钟进行计算,最小间隔仅有5分钟,就连观众大巴车的停车位置也很有讲究,通过科学筹划,精细调度,确保了观众可以有秩序地依次进场、离场,避免人流交织。闭环外观众涉及23个远端集结点,最远的还有从延庆出发的,但没有一辆车、一名观众迟到。

自1月4日小闭环开始至3月16日冬奥交通服务结束,得益于组织精细,抵离交通、赛事交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和新闻中心等各项运输服务保障实现了绝对安全,确保了赛事交通安全、准点、可靠,累计运送383万人次、累计发车54万车次。此外,还投入600辆专用出租车用于媒体、转播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等6类闭环内利益相关方运输,完成订单1.6万单,订单响应率达到100%。

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实现“两方兼顾”

回忆起冬奥保障中的点点滴滴,张涛感慨颇深,他觉得,广大市民积极、广泛的参与也是冬奥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冬奥期间,市民能主动礼让冬奥车辆,在重点区域,大家也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高峰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此次冬奥交通保障工作中,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实行预期管理,通过媒体矩阵、短信提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广泛参与到冬奥交通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良性互动,实现了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的两方兼顾、和谐运转。

张涛告诉记者,在服务保障期间,交通团队做到了重大敏感事故和负面舆情“零发生、零炒作”,实现了冬奥交通、春运交通、全国两会交通、社会交通“四统一”,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贡献了交通系统的力量。

“圆满完成冬奥交通保障是新的起点,一些冬奥交通保障中积累的经验也会对未来我们参与重大活动交通保障乃至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供宝贵借鉴。”谈及参与冬奥保障的感受,张涛表示,作为一名首都交通人,会继续总结冬奥经验,发扬冬奥精神,并将冬奥精神转化为做好首都交通工作的动力,当好首都发展开路先锋,建设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