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字: 绝 超10000㎡的空间肆意玩耍 简约ins艺术感让多巴胺疯狂飙升 水果饮料无限量畅吃 还能实现哈...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商业
-
北京,云冠橙来了!降温的日子里,一粒果子给你的拥抱
“有田就是有根有底蕴有文化,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些技能,有我们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当你拥有这一切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变得很舒展,很自信,很享受你的生活。” —— 庄雅婷 作为餐桌的嘉宾之一,著名专栏作家、媒体...
-
一场格局与工致的对话,东芝与京城设计师共鉴居心...
从气魄雄伟的皇城中轴线,到精巧绝伦的京派建筑,地处六朝古都的北京,以传承千年的帝王气象孕育出兼具格局与工致的设计风格,也为在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 ▲活动合影 11月...
-
AIIC 2023思想之夜,国台贡献酒业创新突围哪些“方...
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式前夕,一场“晚宴”已将大会的广度与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11月17日,AIIC 2023思想之夜暨国台·通达盛宴在海口举办,来自政府、产区、行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
-
东方新天地打造新能源充电桩品牌化 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配套设施也日渐普及,虽然约有25万个自用桩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内,但令人欣喜的是各大商业项目也在逐步推进公用桩配置。 以地处北京核心区域的东方新天地商场为例,多...
-
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摄影作品艺术展 在日本大阪隆...
嘉宾合影留念 2023年11月15日下午十五时,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摄影作品艺术展在日本国大阪市大阪文化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驻大阪代表处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北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AED年底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3/05/14 新闻 浏览:68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讲师来到市少年宫,为100名来自本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进行了校园急救技能培训。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介绍,近年来本市社会急救能力显著提升,至今年底,全市交通枢纽、公园景区、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
“同学,你能听得见吗?”昨天(12日)上午,在临床医务人员指导下,教职员工们学习了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等校园必备急救技能。只见一位老师跪在心肺复苏模型模拟的“学生”身旁,双手轻拍其肩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快帮忙拨打120!把AED和急救包拿过来!”接着,她双掌相扣开始给“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老师们顺利完成了“施救”任务。
“当意外发生时,公众在第一时间对现场急危重伤病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和急救,是构建急救生存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陈志介绍,在120急救专家持续呼吁下,教育部等五部门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急救教育,通过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培训讲师队伍等措施,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目前,有关应急救护的知识与技能已经全面纳入国家课程和教材建设,急救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相应学科中落实。
陈志说,根据规划,至今年底,本市交通枢纽、公园景区、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急救知识普及率不低于80%,获得急救培训证书比例不低于40%。
“届时累计将有超过30万名高风险岗位人员接受急救技能培训,急救知识普及辐射50万至100万人。”陈志举例,北京地铁是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的“模范部门”,初级急救证书是市地铁运营公司新员工的准入证书,每年有2000到3000名地铁员工接受急救技能培训。“2021年至今,已有5名心搏骤停的乘客在地铁站台成功获救,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本市社会急救能力的显著提升。”
“青少年是伤害高发人群,学校是应急设备配置、急救知识普及的重点场所。”陈志介绍,目前本市大中小学校已基本实现AED全覆盖,未来应急能力的配置还将不断提升。同时,120急救大课堂已在和平门幼儿园、育民小学、三帆中学、北京大学等7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急救培训,累计培训教职员工、学生2万人。今年将继续在40所大中小学和50个其他公共场所,对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规范化急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