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乡村阡陌

新闻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水裹汤泉!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商业

不离不弃 只因热爱,浪琴表迎接国际顶尖马术赛事回归鸟巢 不离不弃 只因热爱,浪琴表迎接国际顶尖马术赛事回...

—— 第十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揭幕在即   睽违三年,第十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即将荣耀回归...

  • 冬奥床舒福德:以智能科技力量,让国人睡眠更健康

    时值杭州亚运盛会,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落地数字之都——杭州。 从上月中国成都成功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去年北京成功举办的冬奥会,还有2008...

  • 东方新天地“首展+大促”重磅组合 带热国庆长假消费

    摘要: 中秋+国庆,即将迎来连续8天的长假,伴随着对这个“PLUS版黄金周”的期待,人们出游的热情不断升温,假期的购物清单想必也是逐渐丰满。对于商家而言,长假和换季双重节点,也是吸引客流、提升消费的主力...

  • “爱家购房节”八城同启 助力购房者圆梦安家

    2023年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大存量房去化力度,近20城先后官宣落地“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因城施策满足居民居住及改善需求。9月7日中、农、工、建、交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发布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乡村阡陌

发布时间:2023/03/21 新闻 浏览:48

原以为“阡陌”就是广袤田野上纵横交错的小路,近查阅字典,才知道这其中还有走向上的讲究。“阡”是指南北走向的小路,而“陌”是东西走向。当然,古籍中“阡”还特指通往坟墓的道路,因而有“冢坟荒草,古今阡陌”之说。

家乡的父老乡亲则把“阡陌”叫做“田埂”。在古时,田埂叫“田塍”。清宋荦在《游姑苏台记》中写道:“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意思是说,看农人种植、播种,田间的小路上站满了妇女小孩,溅了一身污泥,甚是有趣。

有的地方,还把“埂”作为地标融入地名。比如我从小就是在一个叫胡埂的地方长大的。这里地处丘陵,水田、旱地、池塘星罗棋布,随意得很,一条条阡陌就是大地隐约的纹理。

田埂狭窄,除了围水种稻,也可以走人、走牛,板车是通不过的。那种木制的独轮车推在田埂上,必须是老把式驾驶。若在田埂上骑自行车,就是车技再高超也要小心翼翼,稍不留意,就会车倒人翻,跌到泥巴田里,成为泥猴子。

乡间有草,有了野草的日子才显得充满生机。印象中,田埂上的野草最先登上春天的舞台。打春以后,当剪剪春风吹皱了溪水,沥沥春雨洗涤了冬的岑寂,牛耳朵、蒲公英、苦艾、茅、蒿子,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草便不声不响地钻出消融的冻土,细细碎碎,嫩嫩的黄,浅浅的绿,小小脑袋从旧岁的枯草中冒出来,眉眼舒展,模样俊俏,像顽皮的孩童,带着幸福的微笑,踮起脚尖,迎接早春的到来。

“打了春,赤脚奔;挑荠菜,拔茅针。”孩童时代的我,还不知道吴越王写给王妃那深情款款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诗句,最惬意的事就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和伙伴们一起到田埂上去抽“芝麻”。这芝麻并不是秋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那种芝麻,而是一种青茅草。“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经》中就有它的身影。它尖尖的顶部,根部壮鼓鼓的,随手抽出一根剥开,里面露出雪白的绒芯,放在嘴里细嚼,甜丝丝的。我们暗中较劲,看谁抽得又快又多。手中有了一把,便躺在田埂上,用绒芯做成饼状,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回味无穷。那纯正的甜,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咀嚼,完成了对大地的亲吻。

一条阡陌,是鸟儿所记下的回家的路。清晨,雄鸡唱响天空,犁田老伯吆喝牲口的声音,惊醒了门前竹林里的斑鸠。母亲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田埂上有去年秋收遗落的稻粒、黄豆,有悠闲的虫子,鸟儿飞过这里,正好美餐一顿。然后沿着弯弯曲曲的阡陌,飞进蓊蓊郁郁的树林深处,踏上为巢中待哺幼崽的觅食之旅。

田埂还是耕牛天然的草场。这里长满野花野草,叶片上的露珠,晨光下犹如粒粒珍珠,晶莹透亮。不知是哪家的牧童在田埂上放牛,牛低头吃草,有时也抬头竖着耳朵望着远方。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也顺势看看田野,看看炊烟袅袅的村庄,好像闻到了娘做的饭香。

春耕开始,都要“砍田埂”,也就是用柴刀砍去田埂边的杂草柴薪,以免日后影响禾苗生长。这是一件轻松的事,当年按照老队长的分工,我很乐意去干这活。这不但可以挣工分,还能将砍下的柴草当作战利品背回家,晒干做柴,算是一举两得。

田埂因了耕牛的踩踏,夏季雨水的冲刷,日子一长会变得瘦弱,在每年插秧前都要修补,家乡把这农活称之为“搭田埂”,其目的主要是加固田埂,日后不至于漏水,还可以见缝插针,种上黄豆,无需照料,必有收获。这可是既要有体力,又要有技巧的活儿。农人在田埂边把田土加水和成泥,然后用带齿的扒梳捞起来贴上田埂,一天扒梳拉下来,累得腰酸背疼。再说技巧,要把泥巴服服帖帖搭在田埂上,可不是一日之功。

搭过的田埂,肥肥胖胖有点滑,赤脚踩上去舒坦极了。没过几天,鱼腥草、糯米草又纷纷冒出来。粗壮的蚯蚓爬来爬去,萤火虫的蛹已露出细黑色的尖。

田埂干了,可以走人了,稻田也平整得如明镜似的。到了开秧门的日子,那可是庄稼人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与田埂亲密接触的时光。平日里,我在学校里读书,不会插秧,回家只能当“秧驴子”,把事先拔的秧苗一个个码好,装进粪箕里,挑到正在插秧的水田中。细雨绵绵,我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打着赤脚,挑起满满一担绿油油的秧苗走在湿滑的田埂上。刚开始,双脚痒痒的,还蛮舒坦,不一会儿,为防跌倒,只好用脚趾使劲地抓住泥土,腿部肌肉绷得紧紧的。

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乡下大搞田园化,一时间田埂被拓展成机耕路,手扶拖拉机可以在上面驰骋。再过些年,责任田流转,由大户承包,有的改种瓜蒌、风景树等经济作物,田埂根据承租人的需要,或平整,或改道,变得面目全非。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计划,家乡实施了“小田并大田”项目,“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田与田之间的阡陌自然也消失了许多。乡亲们种田再也不用躬耕垄亩,插秧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划出齐整的直线。山边的梯田也种上了农作物,为多打粮派上了用场。

但无论怎样,在我的眼里,阡陌属于乡土。它是一条充满生机的路,我不会忘记自己从阡陌上走来的身影,它将永远在我的心里存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