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商业
-
“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公信与调解深度融合,...
2025年9月9日,北京 —— 秋韵京华,丹枫迎秋。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一场为期两天的“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战略合作盛会于首都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北京中峰天平数字科技有限公...
-
不宵禁的宋潮夜市、全域疗愈场景…濮院重塑古镇旅游...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德国头部宠食品牌animonda爱诺德再次登陆亚宠展 开...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第27届亚洲宠物展览会(简称“亚宠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本届展会汇聚全球数千家品牌,共探宠物经济新趋势。德国头部宠物食品品牌animonda爱诺德作为展会的“老朋友”,再次...
-
“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
为链接全球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现举办“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和新材杯”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吸引集聚留学人员来区创新创业,助力绿色...
-
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 以实力筑就长者社区长...
8 月23日秋光和煦时,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暨刘凤江先生《凤江墨韵》书法艺术展盛大启幕,行业嘉宾与社区长者齐聚一堂,共鉴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兼具社区美好焕新与人文艺术气息,既是南区升级首次亮相,...
京城铺上柏油路
发布时间:2023/01/05 新闻 浏览:280
近期,《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通过,并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对于北京的城市更新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早在民国初期,北京城就进行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快了北京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城市道路的升级改造。
进入20世纪后,面临社会转型的北京城越来越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大都市需要,首当其冲的是北京城市道路系统亟须升级改造,以缓和交通拥挤压力,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
北京街道铺设和拓宽工程早在清末新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京都市政公所”后,更是加大了北京陈旧基础设施的更新力度。市政公所《市政通告》首次提出了市政的概念:“为使国家强大,我们必须建设铁路,建设兵工厂和成立国有银行等;为使人民富足,我们必须发展近代工业、促进商业和改善人民生计。我们将这种对人民有直接联系的政治称为‘市政’。”
《市政通告》中还公开了市政工作的计划——
自京师设立警察以来,我们尚无一个特设机构负责市政事宜。事实上是由警察厅承担这个机构的角色。虽然我们取得了某些进步,但我们的城市仍然无法与西方的城市相比,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兴建了一些新路,但古老的土路仍然急需维修。
市政内函(涵)广泛,包括税收、教育、福利、治安和公共工程等许多事情。但我们能力有限,如何确定重点呢?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重修街道以方便交通。我们的首都无法与世界其它著名城市相媲美,在那儿,宽阔的水泥路面始终清洁整齐并经常有自来水冲洗。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让我们的街道无论是大雨滂沱的天气还是阳光普照的日子都可以自由地行走,街道不再是遍地泥泞、坎坷不平或臭气熏人。
打通长安街是当时最大的一件事。明清时期,天安门前禁止市民通行,这是北京城交通最大的障碍。1913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连接皇城的城墙拆除,又在皇城的南城墙开通了南池子门洞和南长街门洞。
新铺设的道路从古城墙下穿过,使长安街贯通成为主干道,行人车辆能够径直通过天安门地区,不必再绕一个大弯儿。长安街是东西向交通唯一大道,并逐渐成为北京城东西中轴线,与南北中轴线在天安门前交会,大大提升了天安门的交通和政治地位。
当时,北京城街道大多为土路,只有部分路段是石板、缸砖、石渣路面。北京第一批碎石路出现于1904年,主要在东四、西四、长安街和前门大街等商业区。1915年,在正阳门外的大栅栏,铺设了北京城第一条柏油路。此后,京城的柏油路、水泥路和石渣路逐渐多起来。
京都市政公所还以王府井为市区更新的示范区,进行重点道路整修工程。1920年,紧挨中南海南门的西长安街一段路铺上了柏油,1927年10月开始修铺王府井大街及东长安街的道路,1928年,王府井大街成为北京城最早由中国人自行修建的柏油道路。
为了规范改造和建设道路工程,京都市政公所制定了道路等级及路幅标准,除了柏油路,路面基本为碾压的石渣路,砌有路牙,设有排水沟。从1904年到1929年的25年间,北京共修筑了96.7公里的碎石路和8.27公里的柏油路。
道路修好后,维护和管理是件大事,市政公所不仅要投入资金对道路维修管护;还要对交通工具进行管理,避免破坏道路。当时,北京街道上许多车辆使用传统的窄小木制车轮,会在路面上轧下深深的辙沟,且容易搅起漫天尘土。为了保护新铺设的道路,1929年市政当局颁布一项法令,严禁没有橡胶车轮的交通工具在北京街道通行,而且要求所有车辆的车轮必须至少宽达10公分。
市政公所命令制造业主停止生产旧式车轮,改为生产较宽的橡胶轮胎。如果他们继续非法生产旧式车轮,要受到严厉处罚,将其所制车轮没收,并吊销其经营执照。
经过几个月的整治,所有行驶在北京街道上的车辆都改装了较宽的橡胶车轮,从而减少了车辆对道路的损害,延长了道路寿命,降低了道路维修成本。
北洋政府还鼓励发挥民间修筑道路的积极性,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1914年政府通过法律,鼓励民间向公共工程提供帮助,除了可捐助资金外,还可以帮助修路工程维持治安,或提供设备和专业知识等。1914年至1918年间,民间捐资总额达到一万三千余元,共修建街道1442米,对于道路的修筑和管理起到了很大的帮促作用。
为了表彰向公用事业提供帮助的人们,铺设道路捐款千元以上的人士可获大总统颁发光荣匾和纪念章,捐款千元以下的则由内务总长颁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