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微笑天使专项基金成...
11月3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微笑天使专项基金成功启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46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本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字: 绝 超10000㎡的空间肆意玩耍 简约ins艺术感让多巴胺疯狂飙升 水果饮料无限量畅吃 还能实现哈...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商业
-
入冬无惧寒风重,携手水疗情谊浓——曲水兰亭入驻武...
冬季水疗,水世界的盛宴, 邂逅温暖,全身心的享受, 曲水兰亭光谷店, 11月29日已隆重启航。 品质休闲 商务礼遇 江城曲水 ,焕新之作。集水疗、汗蒸、餐饮、棋牌、客房等生活休闲服务于一体,都市微度假...
-
大变局下,西凤的“突围”之道
“基于过往白酒行业十年一个大周期的发展规律来看,每个周期内都会有品牌把握住行业调整期的市场机遇,突出重围,实现行业地位的更替轮换,重塑白酒行业竞争格局”。 日前,里斯品类创新战略...
-
奇想破圈,颐堤港首场AI赋能策展 独家打造未来奇想...
十二月迎来岁末的终章,也意味着开启全新的篇章,在年尾双节共庆之时,颐堤港携炙手可热的AI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一场面向未来的迎新嘉年华。即日起至2024年1月7日,“AI未来奇想列岛”主题活动登陆颐...
-
越秀北方丨来自国企的品牌实力,越秀地产赢得市场信任
6月14日,北京土地市场再次火爆开拍。越秀地产以79.35亿元拍得海淀双新村003-1地块,此地块自推出就颇受瞩目,被业内人士称为“航母级”地块。2023年越秀地产在北京连中三元,未来将进一步深耕北京,洞察城市发展趋势,践...
-
创新、改革与引领,这是突围与新生的“汾酒答案”
“当前的产业变局下,要在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上创新,要在工艺传承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创新领先,要以广大消费者为核心,通过厂商一体化、营销数字化等新思维、新模式的应用和保障,为消费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质量。” ...
冬奥冠军分享艰辛夺金历程,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走进丰台、东城区
发布时间:2022/08/16 新闻 浏览:103
8月15日,“强国复兴有我”——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走进丰台区和东城区,在丰台区委党校和天坛街道举办专场报告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市丰台区委宣传部、东城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共计200余人现场聆听了宣讲。
8月15日,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走进东城区。主办方供图
来自不同行业的8位宣讲员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北京冬奥的故事: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隋文静/韩聪讲述了他们备战冬奥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北京冬奥会中携手拼搏、勇夺金牌的故事;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桂琳、刘新华讲述了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设计、开闭幕式策划创意背后的故事。
北京冬奥精神系列巡讲活动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大力弘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把成功办奥形成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
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了“强国复兴有我”——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并于7月31日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七周年纪念日和8月8日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四周年纪念日,正式启动线上宣讲和线下巡讲。
据悉,半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的24名宣讲员陆续走进北京市十六个区、北京时间直播间、北京市国资委、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等地,为广大干部群众奉献了近20场内容丰富的专场报告会。
据统计,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北京冬奥精神系列巡讲活动除了现场宣讲外,延庆区、西城区、门头沟区、北京市国资委等多个区(单位)还设立分会场,进行线上直播,线上和线下受众超过240万人。
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隋文静/韩聪:忍受无数伤痛,圆梦北京冬奥会
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从2007年至今一起搭档的十五年间,共获得了37个冠军。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隋文静与韩聪抱着对花滑运动的热爱与执着,携手拼搏最终摘得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隋文静与韩聪都是从很小就开始接触滑冰。“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总是摔跤,不开玩笑地说,那时候除了头发丝儿不疼,哪儿都疼。我怕家里人看见了心疼我,不让我再练,到了夏天我也会穿着长衣长裤遮着身上的伤。我太爱花滑了,只要能滑冰、滑得好,吃什么苦我都不怕。”隋文静在宣讲中说。
隋韩二人搭档两年后,就在国际滑联花样滑冰青年组的比赛中获得了大奖;2009年,他们包揽了国内、国际比赛的9个冠军。“观众们常常起立,为我们鼓掌,能够获得大家的欣赏和认可让我们很开心。”
隋文静与韩聪从事这项运动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很好,因为体形原因,国际上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对组合,但这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训练,用高难度的训练来证明他们“可以”。隋文静为了能够减轻韩聪做动作时的负担,也为了让自己更加灵巧,一直努力地控制着体重。
高强度的训练,使积累的伤病也随之而来。隋文静的腰伤在严重时甚至直不起身,双脚也做过手术。韩聪在2020年也做了髋关节手术。
“韩聪哥很怕因为伤病影响在训练时摔到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休斯敦比赛,赛前训练时,韩聪哥不小心把我从高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医生说我摔成了脑震荡加视网膜震荡,不能继续比赛。”隋文静说。
可是她依旧跟裁判说要坚持比赛,在比赛中她也咬着牙把每个动作尽量做好、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花滑选手应当把欢乐与优雅传达给观众。”隋文静说。
2016年,隋文静两个脚做了手术,做完手术后她只能一动不动地卧床,每天靠打止痛针才能睡两个小时。当时的隋文静非常害怕自己不能再滑了,但是在她彷徨和动摇期间,韩聪一直鼓励、陪伴着她。
隋文静在宣讲中说:“那年的花滑比赛中,韩聪滑了一个人的双人滑。一个人抛跳,一个人托举,背后的大屏幕上,则放着我重新学习走路的过程。当他表演结束,径直滑向了赛场边,把坐在轮椅上的我推上冰场时,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那时候我就相信,有他这样的搭档,我一定能重回冰场!”
手术9个月后,隋文静回到了赛场上。2017年世锦赛,她和韩聪再次搭档拿到了世界冠军。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他们和冠军只差0.43分。为了弥补这个遗憾,隋文静与韩聪更加细致地研究自己的特点,把编排、配乐等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更加精细到位,甚至磨冰刀的师傅都为他们专门定制、磨合装备。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在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上,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隋文静说。
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隋文静与韩聪选的仍是《忧愁河上的金桥》这首曲子,这是他们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时的曲目。“它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幸运,我们相信这次也可以。”
比赛场上,乐曲响起的那一刻他们二人彼此鼓励,彼此支撑,都用一百二十分的专注在冰场上飞扬。在成功完成“捻转四周”的高难度动作后全场掌声雷鸣,而这场表演也成功征服了裁判与观众,收获了全场最高分。
“我们圆梦北京,拿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这块金牌,巩固了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奖牌榜上的领先地位,而我们的故事仍将继续。在未来,我们会继续奋力拼搏,为我们的人生,为我们的祖国,谱写更加辉煌美好的篇章!”隋文静说。
北京冬奥组委场馆和基础设施业务领域负责人桂琳:职业生涯18年,参与两届奥运会场馆建设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和基础设施业务领域负责人桂琳,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协调工作,亲历了奥林匹克公园、“鸟巢”和“水立方”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她又参与了三个赛区所有场馆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协调工作,历时8年,见证了冬奥场馆从规划到建成的全部过程。
2016年,国际雪联官员对大跳台建设提出要求:“我们不想老是在深山老林里比赛,我们想把大跳台这个项目放在你们城市最热闹的地方。”桂琳却认为最热闹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好的地方,她将目光转向了曾经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首都一片蓝天”已经停产近十年的首钢园区。
当时的首钢园区非常荒凉,草比人长得还高。但桂琳向跟随去现场踏勘的国际雪联官员承诺,几年之内这里一定会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2019年,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主体建成,苏翊鸣和谷爱凌在这里成功夺冠。首钢园区也成为老工业园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和北京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前延庆赛区的小海坨山上还没有道路,我们每爬一次就需要十几个小时。”桂琳说,她还曾经在爬山途中遭遇暴雨,在暴雨中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
桂琳意识到这个赛区的建设一定是难上加难,于是他们选取了很多“土洋结合”的办法开荒建设。“很多建设材料都是靠骡子和毛驴拉上山的,有时我们也会使用直升机作业。”桂琳说。
除去赛区建设,在赛区的生态保护上桂琳和团队也下足了功夫。“我们给小动物通行建设了生态廊道;树梢上也给小鸟搭建了鸟窝;为了保护高山草甸,进行表土剥离,等场馆建成后我们会再把表土回铺到原来的位置。而赛道上的那些大树,我们也一一做了标签,移植到山下专门建设的奥林匹克林中进行保护。”桂琳介绍。
如今,延庆赛区已经全面对外开放。桂琳说现在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冬奥场馆、参加滑雪培训,也能乘坐缆车到达小海坨山顶,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变化最大的是张家口赛区。这里原本上百户人家主要靠种菜为生、收入很低。仅仅5年时间,太子城冰雪小镇和古杨树场馆群就基本建成,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张家口赛区的建成,它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通高铁的雪上赛场。
在场馆修建过程中,桂琳和建设团队还意外发现了一座有着800年历史的金代太子城行宫遗址。“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遗址,我们把冬奥村东移了100多米,让这座近千年的遗址能够默默地守护在冬奥村旁,见证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冬奥会场馆通过7年的建设,让“科技冬奥”在场馆中充分体现:以“冰丝带”为代表的冰上场馆,率先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碳排放几乎为零。“让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三个赛区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能,这也是百年奥运史上的第一次。
桂琳介绍,每一个场馆都在讲述着自己的“中国故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外形酷似中国的传统礼器“如意”,表达了我们对冬奥会、对世界的祝福;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有着长达两公里的中国园林式屋顶。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非常自豪,18年来,我见证了全国的体育设施在奥运会的带动下全面发展;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在现代化的体育场馆里强身健体;也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更加美好的进程!”桂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