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为何建在北京?有何功能?六问国家植物园

新闻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亲子探索盛宴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 惊艳曝光!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来袭,...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 国际美食博士梁廣杰先生荣获第十三届“亚洲饮食天王...

    2024年11月27日,傲威(国际)集团呈献:第13届亚洲饮食天王颁奖典礼2024,暨亚洲饮食天王美食指南点赞榜,在香港亚洲电视台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亚洲餐饮,亚洲人说了算”为主题,汇聚了餐饮界及相关领域的众多...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商业

「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 国补后 2899 元起,开启小屏体验新时代 「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 国补后 2899 元起,开启小...

2025 年 4 月 24 日,一加在北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称,2025...

  • 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打造小屏旗舰显示素...

    4 月 23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这块屏幕由全球唯二、中国唯一的自研显示科学产线打造,采用领先的 8T LTPO 电路技术,在色准、亮度等方面均带来出色的表现。在 39 种自研屏幕校准算法...

  • 搭载小屏专属优化 一加13T出厂预装满血ColorOS 15

    4 月 22 日,OPPO 在深圳举办 ColorOS 15 春季升级会,带来满血 ColorOS 15 系统,AI、流畅、好用方面近百项功能更新。ColorOS 15 将陆续向数十款机型推送更新,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 OS 体验。 ColorOS 围绕“...

  • 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轻松拍出质感大片

    4 月 18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主摄采用索尼5000 万像素 IMX906,支持 OIS 光学防抖与 EIS 电子防抖,配合一颗 2 倍光学长焦镜头,同时继承 OPPO 旗舰影像算法,具备同档顶级的人像拍...

  • 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打造小屏...

    4 月 17 日,一加官宣全新性能小屏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在散热面积、散热结构及散热材料等方面带来全方位优化,配合独家定制「电竞 Wi-Fi 芯片 G1」,一加 13T 可在多场景带来低延时、更稳定的网...

  • 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开启小屏体验...

    4 月 15 日,一加正式宣布品牌首款性能小屏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一加 13T 此次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与工艺,将一加手感与机身质感推向新高度,在 6.32 英寸的轻薄机身下带来旗舰级性能表现。此外,一加 13T...

为何建在北京?有何功能?六问国家植物园

发布时间:2022/04/20 新闻 浏览:227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我国将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国家植物园为何选址在北京?有何功能?……新京报记者梳理了六个问题。

问题一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携带的遗传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身繁殖受限等因素,一些野生植物濒临绝灭,亟待采取有效的保护拯救措施。

我国地理跨度极大,地貌和气候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约3.7万种,还有东喜马拉雅、中国西南山地、印缅地区和中亚山地等4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分布在我国境内。

我国建设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将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气候带与植被区划特点、植物物种丰富度、现有植物园发展水平、地方积极性及建设能力等因素,按照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区域性国家植物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国家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网络,承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据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意义重大。各国家植物园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全面提升我国宏观植物学研究水平;实现植物在多地迁地保护,有利于降低因区域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及突发状况造成的植物物种的灭绝风险,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国家保存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利于引领示范全国植物园科学发展,提升我国植物园建设水平,实现各植物园均衡发展;结合区域特色优势,收集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可使国家植物园成为展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问题二

为什么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向中央提出设立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进入21世纪后,多位院士专家两次提出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据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介绍,将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具有三大优势。

国家植物园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国家植物园是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标志,具有重要国家代表性,在国际交往中可发挥重要职能,这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功能契合。目前,世界范围内有40余个国家设有国家植物园。发达国家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在首都设有国家植物园。

创新院地合作模式为国家植物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资源构建南北两个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挂牌、统一标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双方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成立理事会,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模式,为稳妥有序地推进国家植物园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提供坚实基础。

北京现有资源为设立国家植物园提供了保障与支撑。此次国家植物园落地北京,将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合作共建。国家植物园现有迁地保护植物1.5万种(含种下单元),数量全国领先。202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其中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个类群。目前,北京市植物园共收集我国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70余种,包括望天树、杜鹃红山茶、德保苏铁、珙桐、水杉等近40种一级保护植物。丰富的植物种类、一流的科研团队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问题三

国家植物园的功能是什么?

国家植物园南园(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叶建飞称,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四大功能的综合性机构,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根本特色,也是国家植物园与其他植物园的主要区别。无论是植物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还是科学传播和园林园艺展示,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物种收集基础上。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要具备国际一流的科研与科普水平,尤其是在宏观植物学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果脱离了科学研究,我们就不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生存状态、遗传多样性,就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就会盲目;科学研究也是科学普及的源头活水,脱离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就成了无源之水。”

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战略资源储备中心,在活植物物种数量、植物标本和种质资源(包括种子、DNA和离体组织等)储备上具有较大规模;是保护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和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代表国家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传承植物园建设发展的科学内涵、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

问题四

什么是植物迁地保护?

叶建飞称,1985年,第一次“植物园和世界自然保护战略”国际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把植物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迁地保护成为植物园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植物园也被称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因此,国家植物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植物的迁地保护。迁地保护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在植物园里,而是指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树木园等)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近些年,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植物回归相结合的综合保护理念,日益被重视、应用到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由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的保护方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问题五

北京植物园迁地保护工作情况如何?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表示,从上世纪末至今,北京植物园在对中国高等植物进行全面的物种编目、野外考察和濒危状况评估工作基础上,重点对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类群开展了活植物收集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收集保存了2000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兰科活植物,并重点对大花杓兰、丁香叶忍冬和百花山葡萄等濒危物种开展了迁地保护工作。

以大花杓兰为例,早在2004年,北京植物园就启动了北京地区杓兰属植物的资源调查和保育研究,让濒危物种大花杓兰的种群得到恢复,重新在北京的高山上绽放。2008年后开始对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野外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自2016年起,北京植物园保育研究团队前往位于横断山脉的四川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当地兰科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2019年至2020年间近地回归大约4000余株温带高山兰花幼苗。

此外,北京植物园还和青海三江源、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额尔古纳等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保育研究和野外回归工作,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保育项目,每年都有新的地区或新的种类加入。

问题六

未来国家植物园将在迁地保护方面开展哪些工作?

王康说,未来,国家植物园将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共规划收集活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覆盖中国100%的科、95%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