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过去八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新闻

家佳康安心守护,国家队运动员年夜饭不简单 家佳康安心守护,国家队运动员年夜饭不简单

【2024年2月2日,北京】家佳康从2019年开始成为“体育·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报保障产品”,一直为运动健...

商业

喜迎全国两会,昆仑山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喜迎全国两会,昆仑山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春草初生,春阳日暖,一年一度的盛会如期而至,凝聚万千瞩目。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越秀天恒·怀山府| 理想人居的定义,在此刻

    个人,心中都有一处理想人居。理想人居就应该是钢筋水泥城市中,那难得的一方绿意之地。鸟鸣响彻耳边,花香常伴左右,鲜氧萦绕,呼吸常新,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自然的脉搏,聆听大自然的动人音律,和大自然同呼吸。 ...

  • 瑞雪兆丰年 京东七鲜超市保障配送服务“鲜”送上门

    瑞雪兆丰年,昨天一场降雪让北京城银装素裹,作为新年首场大降雪,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连出门买菜都成了困扰,再加上元宵节临近,聚餐增多,消费者线上采购需求大幅增长。 为了让更多消费...

  • 京东华冠超市年货超省日低价福利放送 爆款年货佳礼...

    眼间,春节就已进入倒计时,过年必备年货、年礼的采购热潮一波更比一波高。为了让大家买得放心、花得更少,京东华冠超市年货超省日带来了海量“抄底价”爆款好物,覆盖肉禽蛋奶、食品生鲜、米面粮油等全品类,还有超多质...

  • 实惠好肉放量供应!1月12日京东华冠超市“年货节”低...

    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1月12日至1月15日,京东华冠超市“年货节”过年买肉,超低价,全程冷链运输,新鲜直达,击穿底价等您来。 猪肉作为典型的“菜篮子”商品,是南北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食。猪...

  • 京东买菜年货节开启 海量品质年货最快30分钟送货上门

    元旦过后,年味愈浓,年货市场日渐升温。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年俗文化之一,备年货是过年非常重要的“仪式感”,也是全家人共同期待的“头等大事”。从吃穿用度到礼赠亲友的各式物品,都要在新年之前准备好,全家人在热热闹...

过去八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发布时间:2022/02/24 新闻 浏览:167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发表八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

2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表示,八年来,北京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重点领域任务取得新突破,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年的50.2%

周浩介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下,2014年以来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余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连续四年、建筑规模连续三年减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年的50.2%。北京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减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

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北京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有序推进“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幼儿园项目竣工交付,中小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落实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工作的意见,对口帮扶雄安学校29所、医疗机构5所。

在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方面,北京配合国家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北京市实施方案和任务、政策、项目三个清单。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正式迁入,首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5万人。行政办公区二期10个地块全部实现开工,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在研究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介绍,八年来,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门深入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形成,区域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法制政策标准等方面不断深化协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她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区域交通新格局。京津城际延长线、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丰台、朝阳火车站及配套交通枢纽加紧建设,加快打造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新格局,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赵阳介绍,2022年,北京将协调推进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推进朝阳站、副中心站配套交通枢纽及地铁3号线建设,丰台火车站建成通车;试点试行到北三县的定制快巴,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

北京冬奥会各场馆将实现四季运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冬奥牵引带动效应被不断放大。北京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同时,全力做好赛事组织与餐饮、住宿、医疗、物流、交通等赛会服务保障,做好水电气热安全运行和能源保障。全面落实冬奥遗产战略计划,对每个场馆均制定了赛后利用方案,打造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双奥遗产。

目前,大力发展普及冰雪运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实现。此外,协同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强京张两地在冰雪装备制造、高科技产业、农业等领域合作。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遗产管理处处长刘兴华介绍,为更好地规划创造冬奥遗产,加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自筹办伊始,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紧密协作,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京张两地政府有关单位,研究制定了与区域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遗产战略计划,努力在体育、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35个领域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从而更好地发挥奥运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和区域协同发展、引领社会文明进步。

刘兴华表示,中国不仅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筹办成果也转化形成了诸多宝贵的冬奥遗产,为广大民众、主办城市和地区发展带来长期收益,还以冬奥筹办为抓手,在促进和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他表示,传承利用好冬奥遗产,巩固奥运成果,持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

据了解,北京冬奥组委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持续释放冬奥带动效应、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面。

目前,北京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都制定了《场馆遗产计划》,明确赛后用途和规划,努力打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

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重点突出几个方面。一方面,将全面向公众开放,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休闲,举办丰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服务全民健身。

另一方面,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继续申办、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和各项国内赛事,带动大众赛事和地方发展。

同时,实现场馆四季运营,所有冰上场馆四季向公众开放,举办大型赛事和文化休闲活动。延庆和张家口山地雪上场馆,受气候限制,冬季将开展雪上项目大众体验和举办赛事;非雪季,利用赛区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实现冬奥场馆四季运营。

此外,将实现场馆与地区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冬奥冰雪场馆资源联动发展,与京张沿线大众冰雪设施、体育设施、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相融合,借助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快速交通线路,使场馆赛后利用融入地区整体发展。

刘兴华介绍,筹办期间,为了赛后充分利用好冬奥场馆,带动地区发展,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沟通协调,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的冬奥场馆为核心,分别为三赛区命名落户了“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以充分发挥“奥林匹克”品牌价值和作用,实现三地体育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与联动发展。

刘兴华表示,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以冬奥场馆资源和奥林匹克公园为依托,巩固冬奥成果,传承利用好奥运遗产,大力推动体育产业、文化休闲、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区域赛事会展聚集地和建设全民健身引领地,加速推动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助力京西“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延庆“最美冬奥城”和张家口“全亚洲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持续带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去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以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支撑,按照职住协同、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圈层结构,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构架。

周浩指出,从全球各大城市群的形成过程来看,主要依托中心城市形成都市圈,进而组成城市群。都市圈作为衔接中心城市、城市群的中间层级,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是构建城市群的必经阶段。

目前,北京市已印发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把各项任务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加强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任务统筹实施。

周浩表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投资次数是2015年的2.4倍,“通勤圈”作为北京产业发展腹地作用显现。2021年北京企业对“功能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分别是2015年的2.2倍、2.1倍。202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四成。

据介绍,“通勤圈”将坚持公交优先,积极发展区域快线,提升通勤效率。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延伸,促进职住协同、要素互补,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将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抓好“交钥匙”项目后续工作,办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圈”将支持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和技术项目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冬奥会牵引带动作用,加强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积极发展冰雪运动产业,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金名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周浩称,北京将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带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更多新成果、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探访1: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在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各项工程中,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副中心站枢纽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总用地规模约59公顷,将建设成为车站、城际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北京新门户。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介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139万平方米。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等6部分。

张登科表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北京市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也是北京市主导推动建设的重要交通枢纽。

据了解,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底完工。

截至目前,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土方累计完成66%、结构累计完成26%,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81亿元,其中累计完成建安投资约70亿元。

“该工程建成后将对北京东部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张登科表示,一方面,通过副中心站的建设,可提升副中心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枢纽交通功能位于地下,通过地铁6号线、平谷线可实现快速联系中心城,地上进行综合开发,主要布置商务办公,可提供4万多个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通过城际铁路可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区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支撑:项目内设置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建成后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及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到达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

此外,张登科表示,通过便捷的交通及地上综合业态的布置,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提高生活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职住平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样板示范。

探访2:北京同仁医院门诊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患者中,来自河北的最多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北京同仁医院主体从原来的崇文门院区顺利南移至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庄院区,崇文门院区圆满完成疏解床位800张、职工1300余名的任务。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黄志刚介绍,去年12月,医院主体南移后,亦庄院区日均门急诊量由2020年11月新门诊开诊前的2643人次增至4960人次,增幅达87.7%;当月出院人数为5480人次,比病房搬迁前的2592人次增长了52.7%。

疏解后,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按照服务首都要求优化布局,调整资源配置,重点保障周边地区、中心城区的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急救保障,提供高水平的国际医疗服务等功能。

据了解,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作为医院主体,主要承担国家眼科、耳鼻喉科医学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功能,以及北京市东南部和亦庄地区区域医疗中心,辐射服务京津冀地区,将建设成为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疑难杂症会诊中心、医药健康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同时依托医联体、专科联盟,提升周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方便周边群众看病就医。

为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亦庄院区特别依托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疗”,开通了多项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设在门诊楼中的58台“门诊服务一体机”可完成底方打印、电子病历补打、化验报告打印、病理报告打印以及常规的挂号、缴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非医疗工作量,让医患双方都受益,切实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黄志刚介绍,推动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是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北京同仁医院于2017年启动住院患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结算量逐年增长,2021年达25799人次,占全部医保患者的40%。

从患者来源看,河北省患者最多,占32.72%。2021年河北省患者住院实时结算量为8460人次,天津市患者住院实时结算量为412例。住院科室以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主,占总出院患者的64.99%。住院例均费用为15363.5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54.45%。

北京同仁医院于去年启动门诊患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工作,目前不仅支持持社保卡结算,也支持持医保电子凭证结算。

随着政策范围的扩大及政策宣传力度的增加,同仁医院结算量持续增加,去年12月达3161人次。异地医保实时结算人群已成为该院持卡结算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轻患者的负担,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积极控制次均费用。

从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患者来源看,河北省患者最多,占49.03%,其次是来自天津市和辽宁省的患者,有效地服务了京津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