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商业
-
“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公信与调解深度融合,...
2025年9月9日,北京 —— 秋韵京华,丹枫迎秋。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一场为期两天的“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战略合作盛会于首都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北京中峰天平数字科技有限公...
-
不宵禁的宋潮夜市、全域疗愈场景…濮院重塑古镇旅游...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德国头部宠食品牌animonda爱诺德再次登陆亚宠展 开...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第27届亚洲宠物展览会(简称“亚宠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本届展会汇聚全球数千家品牌,共探宠物经济新趋势。德国头部宠物食品品牌animonda爱诺德作为展会的“老朋友”,再次...
-
“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
为链接全球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现举办“留@八角湾”第四届中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大赛暨“泰和新材杯”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吸引集聚留学人员来区创新创业,助力绿色...
-
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 以实力筑就长者社区长...
8 月23日秋光和煦时,椿萱茂・和园南区升级绽放暨刘凤江先生《凤江墨韵》书法艺术展盛大启幕,行业嘉宾与社区长者齐聚一堂,共鉴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兼具社区美好焕新与人文艺术气息,既是南区升级首次亮相,...
这些动植物,扎堆儿来北京安家
发布时间:2021/10/12 新闻 浏览:386
北京密云五座楼森林公园海拔550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6厘米高的小草,它开着小白花,花瓣只有米粒儿大小。
这种植物貌不惊人,来头却不小。它名叫“尖帽草”,此前并未在北京地区发现过,是目前已知的北京地区马钱科唯一野生种类,北京植物志都没有记载。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随着这一国际性会议在中国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次成为公众的话题焦点。
城市不能是生物多样性的“荒漠”,与其他国家首都及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十四五”期间,北京每年还将建设120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让小动物扎堆儿来安家。
近日,在密云区五座楼森林公园海拔550米的山坡上,林业科研人员发现了尖帽草的分布。
“当时,我们正在干旱的阳坡上做调查,在一片苔藓丛中,我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有点眼生的小草。”尖帽草的发现者——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博士沐先运说,这株小草个头很小,有米粒儿大小的四个小花瓣裂片。科研人员查询资料并和专家交流,发现这是在北京从未记载过的尖帽草。
北京有野生被子植物150科,尖帽草所在的马钱科就称为北京的第151个科,是一个新记录科、新记录属、新记录种。
以前的研究显示,尖帽草出现过的“最北”位置是河北昌黎的海边,它是水生的小草,通常喜欢湿润的地方。“这次在远离海边的密云山头找到它,大家觉得挺新奇。”沐先运说,尖帽草并非珍稀濒危物种,在南方比较常见。即使并非濒危物种,新的发现也能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北京地区野生植物多样性的物种组成,可为保护决策提供参考。
近年来,密云已先后发现了北京无喙兰、北方鸟巢兰、铁木种群等珍稀、濒危植物。而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深入,新物种、新分布、新记录正在不断涌现,丰富了北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其中,兰科植物比较娇贵,环境要求比较高,这些物种出现或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暗示着整个生态环境在变好。”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有记录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中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8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近600种。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说,这是‘有味道’的调查”
目前,北京制定了2021-2025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212个网格调查全覆盖,动态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的本底情况。
实际上,去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就在全市对物种多样性开展了全面调查。
北京环科院博士陈龙曾多次跟随调查组前往野外,在他看来,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不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目前仍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对北京动植物熟悉的专家在深山老林,凭借丰富的知识和老道的经验,往往一眼就能判断出物种。”
调查人员拍摄、记录遇到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除了数量和种类,地理位置、受人为干扰情况等环境信息也要一一被记录清楚。
像苔藓等现场无法直接鉴别的类群,还要采集标本,在显微镜下进一步鉴定。而对于机敏的动物,其叫声、足迹、体毛、粪便都被用来进行辅助观察。“有的专家把粪便采集回去分析DNA,不但能知道这是什么动物,还能了解它的食谱构成。我们开玩笑说,这是‘有味道’的调查。”
生物多样性调查条件艰苦。兽类在山林中自由穿梭,但山林中并没有供人穿行的道路。“有时候专家用手一指远方,说咱们要翻过这座山。走近一看,却是近乎垂直的山崖。”很多鸟类在破晓和太阳落山时最为活跃,调查人员需要提前一天赶到当地,第二天等不到天亮就出发。部分两栖爬行类动物喜欢在晚上出没,调查人员也要跟着“熬夜”。
冬季,部分动物冬眠,另一些动物却在光秃秃的山林中出没。调查人员踏着厚厚的积雪前行,“低温时操作手机调查软件,手冻得不听使唤。”
“就在当下的秋季,如果抬头仰望,偶尔会看到猛禽在上空飞翔。”陈龙说,目前北京有确切记录的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三分之一,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这种多样性并不仅仅体现在鸟类中。去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进行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共发现70种北京新记录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2种。
同时,在北京中心城区,还发现了东北刺猬、黄鼬等动物,日本松雀鹰、红脚隼等猛禽,反映了近年来中心城区增加绿地面积,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
从森林覆盖率翻番,到绿隔地区串起“绿项链”,再到小动物扎堆儿来安家,北京的绿化造林实现了从“绿”“美”到“活”的转变。
从2018年起,北京建设了市森林、小微湿地,逐步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维持。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王金增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要建设600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发挥生态岛的作用。“每年将建设120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其中城区20处,平原地区100处。”
王金增描述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未来的样子——在森林、大体量公园和绿地中选择隐蔽性强、食源植物多的区域,通过搭建昆虫旅馆和本杰士堆(人造灌木丛)等方式,为小动物营造栖息地。
“实际上就是留野区,我们会通过种植多刺植物等进行自然软隔离,减少人为对这些地方的干预。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本杰士堆给刺猬、黄鼠狼等小动物营造了安静的环境,吸引它们筑巢繁育。”他说,此前绿化主要种植大乔木,而在这些区域将增加灌木的数量,供小动物“藏身”,也使植物层次更丰富。
今后,北京还将把分散的绿地连接成生态廊道,打通动物迁徙通道,促进野生种群的恢复。“廊道中要有绿、有水,有小动物的食物,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比如永定河连接山区与平原,动物可以沿着河道迁徙生活。”王金增说,未来生态廊道将依托河道和高速路两侧绿化建立,潮白河将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