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珍珠山水 泉享户外 2023年延庆区珍珠泉首届户外运...
4月30日,以“珍珠山水·泉享户外”为主题的全年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延庆区珍珠泉乡珠泉喷玉主题广场举办,标志着2023年延庆珍珠泉首届户外运动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户外旅游、自行车骑行、徒步等休闲运动爱...
-
世界高度,中国温度!四季沐歌携三大新品重磅亮相...
4月26日-28日,第25届山东(济南)国际供热供暖、锅炉及空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会邀请供热产业品牌厂商共同参与,作为低碳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热泵行业领军品牌,四季沐歌携三大新...
-
对抗甲型流感 连花清瘟优势独特
据报道,当前一些省份或地区甲型流感已开始点状出现,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和打工族流动加大,被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在大面积疫情刚刚过去的当下,人们的身体尚在慢慢恢复阶段,此时被感染的机率都高于平时,对于...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
2022西泠秋拍定档,2023西泠春拍津京征集启动
据西泠拍卖官微消息,因故延期举行的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将于2023年3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西泠秋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
商业
-
我爱我家23周年庆 三重豪礼感恩回馈消费者
5月15日,我爱我家迎来了23岁生日。为回馈一路相伴而行的广大消费者,“我爱我家23周年庆,三重豪礼送不停”活动在司庆当天正式全面开启,覆盖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郑州、常州和太原十个城市。 ...
-
住进每一种生活我爱我家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5月15日,我爱我家集团在北京举行以“悦然址上”为主题的品牌战略发布会暨23周年庆,发布了“住进每一种生活”品牌主张及全新视觉形象,公布了数字化战略,并与第四范式合作启动行业首个房产经纪大模型。此外,我爱我家还...
-
我爱我家举办大地艺术展:邂逅15位“家人”,激发美...
“正好祖孙三人来看展,这个‘老王、小王、小小王的三世同堂’,太有亲切感了。”家住大山子的老王,看着在摇椅上玩得起劲的孙子,满眼慈爱。“我和男友都喜欢‘住进喜字临⻔的⽣活’这个主题,屋里的这对大牙刷真可爱。”小魏...
-
北京首场!「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
北京首个以影像为主题和展示媒介的原创艺术市集-「麻雀青年光影市集」在东方新天地启幕。本次市集划分为摄影艺术和文创生活两大部分,在近300平米的空间内,将摄影、艺术、沙龙、文创、互动、Vintage等元素完美融...
-
“数版中国”小程序功能更新公告
尊敬的用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数版中国小程序的支持和关注。为了让您能够更好地使用,我们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更新内容如下: 新增功能: 我的页面版权详情页增加了“挂售功能” 二级挂售详情页...
北京262家医院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发布时间:2021/07/15 新闻 浏览:199
7月14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中控室里,数十块屏幕前接收着来自医院各点位的监控画面。目前,在天坛医院全院共有657个点位的“一键报警”装置,只要一按下按钮,报警处的图像就会立即传到中控室,邻近的安保和应急处置力量即能上前处置。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自《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实施一年来,北京推进医院安防体系建设,目前全市262家医院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发挥医警联动的机制,北京全市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稳步下降,其中刑事案件已同比下降65%。
法规的效力在实施一年的时间里得到有力显现,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又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北京经验”。据悉,全国平安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北京做法,制定了指导全国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文件;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两次向全国推广“北京经验”。
看点1
80家医院的“一键报警”联入属地派出所
2020年6月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这部法规在设计制度、制定措施、设定条款中坚持“预防为主、医警联动”的重要原则,将医院和公安机关作为医院安全秩序工作中的两个重要责任方。
《规定》明确了医警联动的具体内容。明确要求建立全市医院安全保卫信息平台,医院、卫生健康部门和公安机关共享共用医疗纠纷信息、高风险就诊人员信息、涉医110警情和涉医案件违法犯罪行为人数据等信息。公安机关按规定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警务室与医院治安保卫部门联合办公,警务室民警对医院日常安全保卫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医院做好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开展巡逻、防控、处置工作。公安机关应当对可能引发治安或者刑事案件的医疗纠纷和其他涉医安全隐患提前介入。发生侵犯医务人员安全、扰乱医院安全秩序案件时,医院和公安机关要及时联动处置等。
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医疗大队大队长王亚林介绍,法规实施一年来,北京市推进医院警务室建设、加大涉医违法犯罪打击查处力度、协同推进医院安防体系建设,全市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稳步下降,其中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5%。
据他介绍,北京市在册二级以上医院308家(含院区和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25家,三级医院院区14家;二级医院168家,二级医院院区1家。已经设立警务室医院279家,总建设率90.6%,共投入629名警力专职开展医院警务室工作。
目前,已有262家医院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225家医院落实了“一键报警”重点部位全覆盖,153家医院“一键报警”联入警务室,80家医院“一键报警”联入属地派出所。
一方面是对涉医违法犯罪零容忍,另一方面,北京市还建立了“市公安局与市卫健部门”“区公安分局与区卫健部门”“公安派出所与辖区医院”3个层面的联合会商制度,特别是针对较为突出的医患矛盾纠纷,即时启动联合会商机制,提前介入指导,搭建对话平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萌芽。
“自《规定》施行以来,通过联合会商共预防、化解矛盾纠纷9起,确保了恶性涉医违法犯罪‘零发生’。”王亚林说。
看点2
天坛医院安防管理平台实现多个系统数据共享
贯彻《规定》要求,北京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在全市层面布局建设医院安防体系,对于三级医院,尤其是门急诊量、人流量大的大医院,这一年,按照北京市的统一要求,他们加大了医院安保机制和安保队伍的建设。
天坛医院将监控系统、治安一键式报警系统、巡更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安检系统整合到医院安全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医院在安装摄像头、一键报警装置、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医院公共区域及重点区域全覆盖的同时,将三个系统整合到医院安防平台,做到出现一键报警、“黑名单”人员进入医院等情况,平台视频监控立刻弹窗锁屏,并提示位置,中控室值机员第一时间指导安保人员迅速到位并进行有效处置。
此外,医院还在警务室建立一键式报警分控系统,做到同步报警、快速反应,确保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下一步医院还将把安检设备与巡更系统纳入安防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对医院重点要害部位的管控能力和出入口控制能力,提升安防能力。
“应该说,医院做到一键报警在门急诊、财务窗口、病区护士站的全覆盖,巡逻系统做到了在高压配电室、核心机房等重点地点的全覆盖,人脸识别做到了在医院重要通道、出入口的全覆盖。这些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医院安全管理水平。”天坛医院保卫处副处长王昊旻介绍。
据北京市卫健委安全保卫处副处长刘艳介绍,北京市卫健委联合市人社局,推进保安人员安检资质培训;联合市公安局,对9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安保骨干进行了手持安检专业培训;督促医院在属地派出所、警务室的专业指导下,开展反恐防爆、恶性伤医等方面的应急处突演练。
同时,过去一年,北京市加大物防投入,协调市财政投入近5000万元,为市属22家医院增配安检门和X射线安检仪等安检设备。目前,全市已有279家医院开展了安检,其中三级医院已实现全覆盖。市属22家医院普遍对安防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目前,全市已有86家医院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
【变化】
超七成医务人员和普通患者认为医院安全秩序变好了
随着法规的深入实施,以天坛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医院,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据北京市天坛医院副院长巢仰云介绍,法规实施以来,医院共检出违禁品1664件,其中限带品1457件,主要以水果刀、折叠刀为主。医院发现后都要暂存并登记造册,待家属或患者离开医院时再带走。而天坛医院657个一键报警的点位,在一年里有100余次被“按响”。
“法规出台后,我们的员工有更强的安全感,作为医患办的工作人员,我们有了工具,去解决安全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患纠纷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张韬说,对于一些无理取闹、恶意投诉等扰乱医院安全秩序的,医院都进行核实。医院设置了很多安保措施,保安完全实现随叫随到,24小时看护。
张韬说,制止了医院内的“暴力”,依法、守法的维权更加顺畅了,医患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我们有第三方调解,给患者一个保证。我跟患者说,2个人闹起来,越来越激烈,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有第三方,就有了保障。”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监察和司法办公室委托零点调查作为第三方机构提供了数据和调研。定量调查的医务人员完成114个样本,患者及陪同人员完成222个样本。定量调查医务人员卷共涉及36家医院,患者卷共涉及52家医院。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有超过六成的医务人员(65.8%)以及近八成的患者(78.8%),认为目前医院的安全秩序非常好或比较好。有超过五成的医务人员认为侮辱、谩骂医务人员等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有所减少。还有超过七成的医务人员(73.7%)和普通患者(77.4%)认为医院近一年安全秩序变得更好了。
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86.9%的患者及陪同人员最近一次去医院见到了保安巡逻,结合患者及陪同人员所去的医院级别看,在二级医院见到保安巡逻的占比最高,比例为96.6%。
【解读】
“小切口”立法,让暴力伤医“住手”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立法时的相关情况,该负责人认为,这次立法是“小切口”立法的一次有益尝试。
他介绍,医院安全包括许多方面,涉及医院秩序安全、医疗安全、消防安全、护理安全、医用危化品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一部“小切口”的地方立法不可能解决医院所有的安全问题。面对连续发生的暴力伤医案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是如何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保护好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向全社会释放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依法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防范打击力度的强烈信号,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决不能让伤医案再次在北京发生。
立法机关选择用“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就是将医院安全的重点放在秩序和解决暴力伤医问题上,聚焦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预防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扰乱医院安全秩序、侵犯医务人员安全的事件发生。
同时,在立法目的上,也体现了“小切口”。据介绍,有意见提出,暴力伤医多由医疗纠纷所致,患者也是弱者,仅保护医务人员,谁来保护患者?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办公室则认为立法不应是简单的搞平衡,患者的合法权益当然要受到保护,但却不是这次立法要解决的问题。医务人员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卫士,如果不对暴力伤医做到“零容忍”,医务人员最基本的执业安全得不到保障,没人愿意当医务人员,最终受到伤害的必是广大患者。维护医院安全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其实也是保障每个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
“解决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固然是治本方式之一,但当务之急是让暴力伤医‘住手’。”这位负责人说,这部法规旨在维护医院安全秩序,保护那些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医务人员,防范和打击侵犯医务人员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