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
5月31日晚19点,由北京区商联会、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在金融街喷泉广场正式启动仪式,主题为“品鉴美食,爱赏西城”,北京市领导、区领导,以及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的党支部...
商业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
科勒即将亮相2023可持续设计峰会,许以更好的未来
9月21日-23日,2023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于北京展览馆开幕。全球厨卫先锋品牌科勒KOHLER再度携手可持续设计峰会,与全球领先的设计师、建筑师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者们共同探讨和分享“许以更好的未来(Believi...
-
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招商答谢会圆满举行,藏地商业新...
8月25日,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2023招商答谢会在拉萨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拉萨市政府、拉萨市高新区 (柳梧新区)管委会、拉萨高新控股、王府井集团、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等相关领导,近300多名全国各地赶...
-
老字号同仁堂在北京CBD开设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火爆...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暨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盛大启幕。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剪彩仪式) 8月3日,同仁堂健康药业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在北京盛大启幕,融合汽车文化、药食同源...
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亮相绿心公园,300余项展品带来科技盛宴
发布时间:2022/08/22 科技 浏览:72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北京科技周8月20日-27日举行。本届北京科技周首次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主场,300余项展品亮相科技盛宴,互动展项占比超六成。
今年北京科技周主场设在城市绿心公园,线下展区面积约14000平方米,其中,室内主题展区4000平方米,重点展示了“三城一区”建设进展以及人工智能芯片、通信、脑科学前沿、双碳、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元宇宙等领域的关键或核心技术成果。
户外互动展区10000平方米,设置“创新之城”“双奥之城”“绿色之城”“魅力通州”四个板块,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使观众能够亲身体验C919驾驶舱、飞船发射和返回等。
“三城一区”主平台视频通过裸眼3D视频展现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的新进展,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在全国乃至世界新经济发展中形成引领态势,怀柔科学城初步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未来科学城开放搞活明显提升,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产业主阵地地位更加稳固。
本次展示裸眼3D视频的微距背投显示屏是一件科技产品,采用像素投影成像技术,获得了国内外5项发明专利授权。这个显示屏不受光线干扰、无视觉拼缝、节能减碳、发热量小,解决了传统显示屏的诸多问题。
展品“AI小科机器人”颇受小朋友喜爱,它拥有“AI科普数字脑”,不仅能回答各类科普问题、写诗、作画,和用户带情感和角色地聊天,还可以在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开阔场景下自动寻路及跟随、讲解等,像科普传播工作者一样工作。
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也亮相展区,系统利用大流量高效、安全的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直接将空气中新冠病毒颗粒富集到与检测芯片相配套的采集管内,检测芯片放入病原体核酸分析仪后,可全自动完成核酸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实现“样品入-结果出”式的高灵敏检测。全集成封闭微流控芯片技术,高效核酸提取浓缩、多引物扩增等创新技术,可实现高效安全的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环境监测,达到实时预警的监测目的,做到能发现早发现。
此外,本次科技周同时举办“云上”科技周,云展厅分为“北京争先”“高端资源科普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绿色之城”“魅力通州”“双奥之城”等7大板块,实现线上“看展、听展、问展”,让公众足不出户了解科学知识。
亮点1:新装置可在地铁列车制动时回收能量,助力城轨节能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地铁八通线“梨园站”的模型周围围着不少观众,这里展示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装置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由北京交通大学杨中平-林飞团队依托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研制,系统在列车制动时高效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节能降耗。2020年,系统在北京地铁八通线梨园站完成了示范应用。目前杨中平-林飞团队正与北京地铁合作在八通线全线推广该地面储能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杨中平-林飞团队的学生为观众进行讲解。据她介绍,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城轨领域的节能降耗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效回收城轨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是降低城轨能耗的一种重要手段。
地铁站模型进站的位置有两个装置,一个绿色,一个白色。“它们一个是电池储能装置,一个是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她解释说,列车进站前有减速制动的过程,以往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了。科研人员通过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将这些能量存储到储能装置中;当列车牵引时,这些能量还将被释放供列车使用。
据2020年梨园站的挂网试验结果,该系统在工作日每日可节能约1500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吨;周末每日可节能约900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88吨,平均节能率超过15%。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有效减小车辆机械制动装置的磨损,抑制牵引网压的波动,同时在供电系统突发故障时,将列车紧急牵引至临近站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
亮点2:购买碳中和车贴,可栽苗木增加碳汇量
可以给树木做体检的设备、利用园林枯枝落叶制作的有机覆盖物……“绿色之城”展区集中展示园林绿化助力碳中和的100余项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在其中一个展台前,错落有致的园林植物附近的地面上,铺洒了黄色、蓝色的有机覆盖物,据展台负责人介绍,这些本来是园林绿化部门修剪下来的枯枝落叶,经过粉碎、染色等工艺制作成了地表覆盖产品,覆盖裸露土地,主要作用是压制扬尘,改良土壤。“北京市目前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大约是500万吨/年,通过资源化利用起来,每年可以固碳14.64万吨。”
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全市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达到840万吨。“在固碳方面,北京的乡土树种栓皮栎比一般树种多吸收14%的二氧化碳,栎树碳汇能力强,是碳中和的先锋树种,不仅长寿,也不需要太复杂的管护。”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科长张峰在现场为大家科普。他说,植物的碳汇能力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树木在一定时间内生长得越快,其碳汇能力越大。北京植树造林强调要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和植物搭配结构,在满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树木的碳汇功能,而非单纯种植高碳汇的树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告诉记者,北京绿化基金会首次设立碳中和专项基金,为首都市民和在京企业搭建了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履行社会责任的开放平台。
专项基金将通过捐资支持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等活动,实现积累碳汇、消除碳足迹,增强北京及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结合此次科技周活动,专项基金还推出了一个“碳中和车贴”作为官方碳补偿标识,市民花费300元购买车贴,即可支持在密云区东邵渠镇、通州区潞城镇等专项植树点栽植8棵本乡土苗木(如栓皮栎)。根据测算,这8株苗木生长20年所产生的碳汇量便可以中和1辆家庭小客车行驶1年(约为11000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今年启动了“碳中和”进百园行动,将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0个公园进行互动式碳中和宣传,让游客了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背景、国家政策、林业碳中解读等科普信息。
北京园林绿化科技活动周期间,北京还将举办12场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如植物压花及香草识别、设计和制作园林微景观作品、用石膏制作叶子化石等。
参观提示
观众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打开线上展厅进入门票预约页面,选择团体预约或个人预约进入信息登记页面。根据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后选择日期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手机会收到预约成功的短信通知,根据短信中的预约码进行现场核销入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