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
5月31日晚19点,由北京区商联会、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在金融街喷泉广场正式启动仪式,主题为“品鉴美食,爱赏西城”,北京市领导、区领导,以及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的党支部...
商业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
科勒即将亮相2023可持续设计峰会,许以更好的未来
9月21日-23日,2023第二届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于北京展览馆开幕。全球厨卫先锋品牌科勒KOHLER再度携手可持续设计峰会,与全球领先的设计师、建筑师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者们共同探讨和分享“许以更好的未来(Believi...
-
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招商答谢会圆满举行,藏地商业新...
8月25日,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2023招商答谢会在拉萨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拉萨市政府、拉萨市高新区 (柳梧新区)管委会、拉萨高新控股、王府井集团、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等相关领导,近300多名全国各地赶...
-
老字号同仁堂在北京CBD开设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火爆...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暨首家生活方式体验店盛大启幕。 (同仁堂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剪彩仪式) 8月3日,同仁堂健康药业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正大中心店在北京盛大启幕,融合汽车文化、药食同源...
首届全球绿氢大会中国区平行论坛在大兴举办
发布时间:2022/05/20 科技 浏览:73
目前,全球对绿氢尚处于摸索阶段,到底该如何定义绿氢?绿氢的应用有哪些?到2030年全球能否生产1亿吨绿氢?当下正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5月18日,全球绿氢大会中国区域平行论坛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办。论坛现场,业界专家学者、企业、政府官员等就“绿氢”展开了讨论,有专家认为,绿氢将是未来许多问题的答案。
全球绿氢大会中国区平行论坛现场。新京报记者耿子叶摄
绿氢尚没有统一定义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决策委员会联席主席于干表示,在全球绿氢大会筹备期间,国际绿氢组织(GH2)提出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我把它总结为两个数字单位,一个是一亿吨,即到2030年全球生产一亿吨绿氢的目标;一个是一公斤,即每生产一公斤氢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一公斤的绿氢定义。”
“现阶段,凡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可以先定义为绿氢。”于干表示,从国际绿氢组织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建立全球绿氢标准,但是绿氢标准的建立并不易。对于国际绿氢组织来说,拿出一本厚厚的技术性较强的绿氢标准,是必须认真从事的工作,但并不是引发全社会认知和重视的最佳答案,人们更需要的是能听得懂,带有一定号召力的提法,来代表现阶段要推动绿氢标准建设的共识。经过多次讨论之后,专家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由此定义了这个公众性较强的绿氢标准,即每生产一公斤氢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一公斤。
“不过,关于绿氢的定义尚存在许多争议。”于干表示,比如说除了在国内的氢能源界通常提到的蓝氢、灰氢之外,还有叫做粉氢的概念,其实就是核能制氢、反应堆制氢,在这个议题上就存在两个方面的相当激烈的争执和对立。
“氢能现在很热,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而且技术产业发展非常快。”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表示,对于绿氢,现在实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也都在探讨什么叫做绿氢?在定义绿氢方面,涉及技术、经济、环境,还有装备、工艺等各方面,影响因素较多。“在配合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方面,中国非常重视。我们要根据国际碳足迹的标准思想和我国基本特点来综合考量,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绿氢评价标准,从几个维度去评价,达到什么程度,要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才能形成标准。”
中国是一个绿氢强国
围绕“中国:一个绿氢强国”的主题,在平行论坛上,专家学者还就绿氢发展的国家政策、产业发展、技术突破、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2022年3月,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这也意味着我国氢能产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规划》明确,要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就是绿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中国发展氢能的政策,不仅是从本国能源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
2021年,中国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绿氢制造、供给和产业发展上还有很大潜力,市场和投资前景广阔。解振华表示,中国已经在制氢、储运、交通运输应用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一些关键技术和广泛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还需要和各国之间开展政府间的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鼓励支持地方企业智库间的技术产业投资合作,追求合作共赢。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北京投入了近1000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电投集团投入了150辆大巴,验证了其在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生产,以及在完成燃料电池产品开发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的条件。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表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氢能的应用方面,交通还是最先可以突破的领域。到2025年,我们国家规划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届时就可以带动10万吨-20万吨氢气的需求。不过,随之而来的,破解氢能产业发展瓶颈,推进产业发展的难题,还需要及时解决,下一步国家电投将以应用拉动、远端驱动、双向并行三个策略寻求突破。
“氢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人类要解决气候问题离不开氢能的发展。中国和全世界一样,对氢能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还有企业、机构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目前我国成熟的风电和光伏应作为绿氢的主要能源来源,出台相关政策,在氢能生产运用的政策环境中达到经济的可行性,“可以在技术应用密集地方,比如说港口、机场,尽快和现有的能源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