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
惊艳曝光!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来袭,...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
国际美食博士梁廣杰先生荣获第十三届“亚洲饮食天王...
2024年11月27日,傲威(国际)集团呈献:第13届亚洲饮食天王颁奖典礼2024,暨亚洲饮食天王美食指南点赞榜,在香港亚洲电视台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亚洲餐饮,亚洲人说了算”为主题,汇聚了餐饮界及相关领域的众多...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商业
-
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打造小屏旗舰显示素...
4 月 23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这块屏幕由全球唯二、中国唯一的自研显示科学产线打造,采用领先的 8T LTPO 电路技术,在色准、亮度等方面均带来出色的表现。在 39 种自研屏幕校准算法...
-
搭载小屏专属优化 一加13T出厂预装满血ColorOS 15
4 月 22 日,OPPO 在深圳举办 ColorOS 15 春季升级会,带来满血 ColorOS 15 系统,AI、流畅、好用方面近百项功能更新。ColorOS 15 将陆续向数十款机型推送更新,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 OS 体验。 ColorOS 围绕“...
-
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轻松拍出质感大片
4 月 18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主摄采用索尼5000 万像素 IMX906,支持 OIS 光学防抖与 EIS 电子防抖,配合一颗 2 倍光学长焦镜头,同时继承 OPPO 旗舰影像算法,具备同档顶级的人像拍...
-
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打造小屏...
4 月 17 日,一加官宣全新性能小屏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在散热面积、散热结构及散热材料等方面带来全方位优化,配合独家定制「电竞 Wi-Fi 芯片 G1」,一加 13T 可在多场景带来低延时、更稳定的网...
-
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开启小屏体验...
4 月 15 日,一加正式宣布品牌首款性能小屏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一加 13T 此次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与工艺,将一加手感与机身质感推向新高度,在 6.32 英寸的轻薄机身下带来旗舰级性能表现。此外,一加 13T...
他为枢纽站筑起“钢筋铁骨”
发布时间:2023/03/07 新闻 浏览:166
迎面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处超大工地:一眼望不到头的基坑里,数不清的塔吊伸腰展臂,力举千钧,好似要直入云霄;地面上,繁忙的物料运输线旁,焊接钢筋笼产生的火花此起彼伏……这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您是来采访刘甲振的吧?他虽然入职才3年,但已经有两项发明专利了!瞧,就是那位红帽子。”01标施工方中铁十六局的工作人员带记者走进火热建设中的基坑,即便走路再小心,钻挖桩基产生的泥浆也会很快粘在鞋子上、裤脚上,这也是枢纽项目建设者们要面对的日常。
一排排待拼接的钢管柱整齐排列在建设现场。近距离细看,会发现它们的规格非同一般:壁厚6厘米,最长可达33米,最重的超过80吨。01标涵盖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站台区和“咽喉区”,建成后,会有多条铁路正线及岔线在此汇聚。支撑枢纽整体结构、承担“四梁八柱”作用的钢管柱,吊装的垂直精度误差绝不能超过千分之一,也就是倾斜在2厘米以内。
刘甲振身穿蓝色工服、头戴红色安全帽,正在全神贯注地盯控两台履带吊车吊装钢管柱。他的两个发明,正是要为这场“亚洲最大”与“千分之一”的较量服务。只不过两个发明的应用场景都在地下,一般人见不着。
枢纽项目毗邻北运河,沙土地质非常脆弱,下插钢管柱的桩基最大深度75米,要克服地下水的强大浮力。刘甲振的其中一项发明是一款全新结构钻头,能在完成桩基钻挖的同时,保证钻孔更有效地成型、不塌陷;另一项发明,是在钻头杆上加装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让钻孔能保持符合设计要求的垂直精度。说来简单,但这两项发明涉及地质、工程、机械、编程等多个领域,常常需要团队协作攻关才能完成。“甲振是全面人才,以一当十。”同事常常夸赞。靠着这两项发明,以及项目所有建设者的共同努力,01标钢管柱吊装已进行约300次,无一失误。
令记者想不到的是,刘甲振并非工程领域“科班出身”。1993年出生的他,研究生阶段学的竟然是农用机械专业。2019年毕业后,他进入山东省农科院工作,仅一年时间,就先后参与6个省部级科研课题,拿到国内外近20个发明专利。“未来需要的是交叉型人才,我感觉农业机械领域比较窄。趁年轻,还是应该到大项目练练。”2020年,他从上万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离开了生活27年的山东,进入中铁十六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项目部。临行前,刘家父母只嘱咐了独生子一句话:“好好干,别让自己后悔。”
说起刚来项目部的时候,“专业不对口”的刘甲振脸红了。“工程上最基础的马道、打灰、拉毛、绝对标高等名词,一个也听不懂。开会时,我像个‘门外汉’,打开笔记本,不知道写什么。”好在,在中铁十六局导师培养机制下,项目部给他安排副经理冯权当师父。“师父特忙,我不好意思打扰基础问题,就请他推荐了几本工程专业的书,自己买来赶紧学。”刘甲振说,自己到项目部的第一年,基本没在夜里1点半之前睡过觉。师父推荐的几本书,现在还摆在刘甲振的办公桌上,很多都已经被翻烂,几乎每一页上都有学习笔记。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刘甲振常说,“刚入职就参与这么大项目,是很幸运的,我要在这里快速进步。”钢管柱首件加工阶段,刘甲振甚至直接搬到了位于河北的加工厂里,和厂家技术员、工人们同吃同住,学习焊接规范、钢材规范。厂家的技术员也给予他高度评价:“小刘做事情细,学东西快。”像刘甲振一样苦心钻研技术的“发明家”,在中铁十六局还有很多。
将近1000个日日夜夜过去,刘甲振已经从“门外汉”成长为项目部的技术骨干。钢管柱组成的枢纽项目“钢筋铁骨”也渐渐成型,接下来将面临超深超大基坑继续向下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挑战。项目部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刘甲振也在其中,大家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发明家”们的聪明才智,采用超深基坑回弹防治技术以及在浇筑中“分块浇筑、一体成型”的施工方式,分别解决上述施工难题,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预计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市民从这里可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