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商业
-
冬奥床舒福德:以智能科技力量,让国人睡眠更健康
时值杭州亚运盛会,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落地数字之都——杭州。 从上月中国成都成功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去年北京成功举办的冬奥会,还有2008...
-
东方新天地“首展+大促”重磅组合 带热国庆长假消费
摘要: 中秋+国庆,即将迎来连续8天的长假,伴随着对这个“PLUS版黄金周”的期待,人们出游的热情不断升温,假期的购物清单想必也是逐渐丰满。对于商家而言,长假和换季双重节点,也是吸引客流、提升消费的主力...
-
“爱家购房节”八城同启 助力购房者圆梦安家
2023年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大存量房去化力度,近20城先后官宣落地“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因城施策满足居民居住及改善需求。9月7日中、农、工、建、交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发布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北京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缓解居民焦虑 社区诊疗“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12/17 新闻 浏览:143
最近,随着“新十条”深入实施,北京对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也转为保健康、防重症。虽说绝大多数感染者是无症状或是轻型病例,但感染后如何居家康复、如何就诊救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药品供应紧张,医疗人手短缺,一方面感染人数激增。针对这些问题,北京3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发热、咽痛、咳嗽等11种症状的救治工作。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应对?他们又推出哪些快速有效的诊治举措?记者前往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
关注1药品供应紧张怎样解决
措施:想方设法调剂药品
身边亲友不断感染,网上、身边药店却一药难求。这让刚出差回京的李女士有些恐慌,“我出了半年的差,前天才回到单位,一位同事说她咽痛,我和她聊了也就两分钟,今天一早就有些不对劲儿。”李女士告诉记者,为确定自己是否也被感染,她决定到小区南侧的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抗原,也顺便买些连花清瘟,“没想到网上买不到,服务中心也没药,真让人恐慌。”12月12日下午,记者到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迎面碰到李女士正无奈离开。
用药紧张的情况,一走近该中心的南大门便可感到。记者发现正面玻璃门上贴着一纸告知,称该中心药房连花清瘟及退热药暂时无货。为有效引导人流、分隔患者,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玻璃大门两侧还各开设一个小门,患者自东门进,就诊后从西门离开,看上去很有秩序。记者推开东门进入,门口一台自动测温仪。按照一位“大白”的要求,记者返身测温后进入走廊。只见走廊西侧是挂号、缴费窗口,东侧便是药房。一位医生见记者询问药品问题,她直接回应:“没有连花清瘟,没有布洛芬,要是想买就去医院发热门诊。”见记者有些失望,她又说,“明天早上8点你过来看看能否买到,我们每天都在找药,紧急调药,不知能否调剂到。”
药房窗口玻璃上也贴着一张告知,上面写着:“目前我中心药房连花清瘟及退热药暂时无货,请您谅解。”通知落款时间为“2022.12.9”。“我们没统计卖了多少盒,即便能进到药,数量也不会多。”“你明天早上8点来排队试试能否买到。每天我们都在想各种办法紧急调药。”药房一名负责人表示。
12月13日9时30分许,记者接到了李女士的电话,“今天一早我买到药了,”她高兴地说,“你赶紧去排队吧,兴许还能买上。”
近期,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对症药品紧张问题。12月12日、13日、14日连续三天,记者先后致电朝阳区安贞社区、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及顺义区天竺镇等卫生服务中心,得到的都是药品紧张信息。“没有抗原。我个人也不建议测抗原,测了也没意义,还白花钱。如果有发烧、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对照症状治疗就行了。”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同时,多位医生也表示,虽然缺药,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紧急调剂相关药品。
关注2如何让患者实现快速就诊
措施:分级诊疗向效率要“人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临感染人数激增等情况,人手短缺问题在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同程度存在。但不管是阳性患者还是其他疾病患者,秉持“一个也不放弃”原则,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想办法应对,各家中心普遍采用开通24小时热线、线下+线上问诊、增强医疗力量等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居民就医问题。
12月13日下午,在密云区鼓楼东大街6号的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当日患者就诊量比往日人数翻了一倍,但中心北大门前并未排起长队。记者了解到,这正是因为该服务中心为应对就诊高峰、确保居民就医而采取了调整布局、提高诊疗效率等方法。
该中心将中医科及其他相关诊室全部开放。在保障集中隔离点等抽调人力情况下,中心要求医生全部返岗,中医科开放了8个诊室,8位医生同时坐诊;全科开放有6个诊室,12位医生同时坐诊。针对中午、晚上时段,全科诊室也安排了医生值班,从而为居民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我们想同时间赛跑,打赢这疫情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这场‘硬仗’。”该中心主任戴君国表示。
为提高诊治效率,该中心还全面调整了所设窗口布局。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一共有4层,收费窗口原来设在一层,二层为全科诊室,三层为中医科室。为尽最大努力防止居民因聚集缴费而交叉感染,中心在二层、三层均开设了收费窗口,并安排志愿者专门服务利用自动缴费机缴费的老人。“虽然也排队,但是排队快,看医生快,缴费也快。”一位居民说。
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后院一处独立区域建起一间“智能无接触发热哨点”。对于体温超过37.3℃的患者,医生会将其引导到发热“哨点”。该“哨点”状似一间白色塑钢房,设有患者、医生单独出入的两道小门。一伸脚,“哨点”感应门自动打开,医患双方进入各自空间。“哨点”内部被一块玻璃挡板分成医、患所在的两个独立区域,双方利用对讲设备沟通交流,并通过可视电话、一体机等进行转诊和信息报送,全程实现无接触流行病学史采集、医学检查、隔离、转诊呼叫、信息报送等工作。
从消毒、诊疗到患者完成诊疗离开,整个诊疗过程流畅而高效。在患者离开后,医生还可对其所在的空间进行空气消毒及紫外线等终末消毒。“经过一段练习,现在大家对‘哨点’的使用已得心应手,这也免去了医务人员反复穿脱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预警能力,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戴君国说。
据介绍,自12月8日以来,前来这里就诊的患者每天有2000人次上下。此外,该中心还开通了24小时咨询热线,采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建议和转诊指导。自12月8日至12月12日,该中心就接诊患者10172人次,其中发热、咽痛等11种症状患者230余人次,通过热线为居民指导用药1000余人次。
关注3居家突发重症怎么办
应对:“绿色通道”保障居民及时就医
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昌平区回龙观派出所东侧,服务社区40余万居民。该中心下设两个分中心及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400余名医护人员。至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起医疗专班及近百个家庭医生团队。这几天,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也翻了一倍。
“以往,中心接待患者不到200人次,后来就诊量直超600人次。”该中心副主任娄树静介绍,中心医疗专班也始了24小时值守,家庭医生们则通过社区居委会加入到各社区居民所在的微信群,“中心还特地为因感染而居家的居民建立了台账,每小区设立一名负责人,家庭医生电话随访,了解居家人员需求,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医疗问题。”
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布了4部热线,其中两部专为孕产妇服务,且安排有专人守护,确保家庭医生能第一时间处置。对于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们不仅在线开处方、在线指导,还会安排志愿者送药上门。此外,该中心还分别为独居老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需要透析、放疗化疗患者各自建立了台账,并派出家庭医生一一对接,对其中重点人员进行一对一随访。“拿到药,我这心里可踏实了。虽然我还没症状,可是一家人都阳了,我就带着他们的身份证来买药了。”居民顾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在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和社区居委会互相配合,也同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医联体医院联动,对有外出就医需求的患者提供预约、转诊“绿色通道”。
前不久,58岁的林先生突然晕倒,消息自社区反映至中心,医疗专班的医生们第一时间联系积水潭回龙观院区就诊。林先生CT显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因患者病情危重,积水潭回龙观院区建议转诊。医疗专班又立即联系北大国际医务科负责人,组织脑外科医生进行线上会诊,了解病情后紧急转诊。当日12时22分,林先生进行了急诊手术。协调转院整个过程仅用了1小时10分钟。
康女士的转院也没耗多久。一天清晨,康女士在家中意外摔倒,左眼睑被玻璃划出2cm伤口,鲜血淋漓。医疗专班接信后第一时间电话指导她处理伤口,并联系就近医院进行缝补手术。然而因为伤口在脸上,几家医院回复说达不到康女士希望的“缝针不留疤”效果。看着伤口一直渗血,医疗专班一边安抚康女士情绪,一边协调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处理。“整个过程都有医生陪着,慌乱的情绪就慢慢平复了。”康女士说。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应对突发而至的感染患者激增的同时,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利用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对老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妥善医疗服务。大安山乡地处房山区西北部深山,辖区内住有4000余名老弱病残。考虑到乡亲们出山看病难,大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的500余位老人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开展起“视频问诊”医疗服务新模式。该中心负责人王金辉告诉记者,中心还提前对一些慢性病人的用药做了安排,“对于家住深山的慢性病患者,为避免交叉感染,我们提前开了‘长处方’,一次给他们开两个月用药。目前大家手里的用药足够。对于一些年轻人,我们还公布了热线电话,大家还可以通过视频问诊。”
专家建议
疲劳饥饿熬夜是病毒感染和康复的大忌
感染者应该怎样居家康复?症状消失后怎样应对?居住环境怎么消杀?……针对市民普遍关切的问题,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韩红医师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提高免疫力。目前病毒仍具有较强传播力,休息好是战胜疾病的关键,疲劳饥饿及熬夜会使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影响疾病的恢复。
●关于用药。目前病毒感染的症状以发热肌痛为主要表现,可以服用一些解热镇痛类药品,而像流涕、鼻塞、咽痛等症状,则可以对症服用感冒药。若无明显症状或轻微症状,可以观察不用药。若体温大于38.5℃,服用退热药,每次服用时间尽量间隔8小时以上,若一种药效果不好,可以更换剂型,辅以物理降温。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或高龄基础病多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警惕重症,警惕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发热原因,及时诊治。
●多补水。病毒感染后有的人先有头痛、鼻塞、咽痛咽干等不适,后出现发热,有的人会先发热,伴肌肉酸痛,一般持续2-4天,发热症状逐渐缓解,部分人会遗有咽痒、咳嗽、声嘶等症状。建议患者多喝水,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防止再感染。随着感染症状消失,体力也会慢慢恢复,但此时仍不宜开展重体力活动。有的患者咽部症状会持续两到三周。后续也可以吃些对症的药,如果症状持续或反复,要警惕合并细菌性感染的可能,及时就医。
●关于隔离。目前病毒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家庭成员之间很难做到绝对隔离,目前以家庭为单位感染的人数增多。家庭中只要一人感染,其他人就很难幸免。一般病毒潜伏期2至7天,当家庭成员出现症状,其他人都可能已经感染,再隔离也不能保证不感染,所以,如果没有单独隔离的条件,也不强求一家人各自隔离。
●房间消杀。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但目前天气较冷,可能大范围通风有限。居家环境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液、酒精喷洒消毒。在喷洒酒精消毒时,切勿靠近明火,以防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