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京味话剧”传承京味文化创新舞台表达

新闻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水裹汤泉!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商业

不离不弃 只因热爱,浪琴表迎接国际顶尖马术赛事回归鸟巢 不离不弃 只因热爱,浪琴表迎接国际顶尖马术赛事回...

—— 第十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揭幕在即   睽违三年,第十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即将荣耀回归...

  • 冬奥床舒福德:以智能科技力量,让国人睡眠更健康

    时值杭州亚运盛会,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落地数字之都——杭州。 从上月中国成都成功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去年北京成功举办的冬奥会,还有2008...

  • 东方新天地“首展+大促”重磅组合 带热国庆长假消费

    摘要: 中秋+国庆,即将迎来连续8天的长假,伴随着对这个“PLUS版黄金周”的期待,人们出游的热情不断升温,假期的购物清单想必也是逐渐丰满。对于商家而言,长假和换季双重节点,也是吸引客流、提升消费的主力...

  • “爱家购房节”八城同启 助力购房者圆梦安家

    2023年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大存量房去化力度,近20城先后官宣落地“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因城施策满足居民居住及改善需求。9月7日中、农、工、建、交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发布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

  • 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要求,“跨越服务”整个期...

    会展“金九月”开场,经济“晴雨表”升温。 就在9月初,便有两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顺利召开,中国的国际经贸展会矩阵仍然在不断扩容;而跨越速运则凭借过硬的品牌实力、快人一步的物流时效、有口皆碑的服务品质,两...

  • 余仁生北京首家品牌直营店开业:品质坚守,服务延续,...

    2023年9月2日,余仁生品牌北京首家直营店在朝阳合生汇商场正式开业。以中医药渊远文化瑰宝为基础,运用独特的现代设计美学,北京余仁生合生汇店重塑传统中医药概念,以现代化、个性化的表达全面展示了余仁生品牌理念...

“京味话剧”传承京味文化创新舞台表达

发布时间:2022/08/15 新闻 浏览:93

2021年7月19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北京文艺设施建设时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年来,北京216家演出场馆推出演出2万余场,观众450余万人次。为进一步促进精品力作的创作生产,全面展示北京在文艺创作生产方面人才聚集、资源集中、生产活跃的优势,北京日报即日起推出《大戏看北京》专版,发挥品鉴、推介、导赏的作用,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

以老舍作品为代表的“京味话剧”,作为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地域色彩的话剧创作流派,以独特的艺术构思、丰满的人物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戏剧特征,在剧坛上树起了“京派”大旗。“京味话剧”不仅对中国话剧和北京文化的繁荣有重要贡献,而且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在各个戏剧院团和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下,不断出现以新的艺术视角、新的舞台手段,表现新北京生活的“新京味话剧”,成为“大戏看北京”中特别引人瞩目的一系列作品。

传统深厚历史辉煌

“京味话剧”有着深厚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老舍先生堪称京味话剧的开创者,他的《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不仅具有浓厚的北京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同时承载着历史所赋予的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不仅是“京味话剧”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的扛鼎之作。

北京人艺作为京味话剧的创作代表,除了老舍先生的剧作,多年来还推出了大量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观众喜爱、在业界影响深远的京味话剧,包括何冀平、李龙云、过士行、刘恒、刘一达等优秀北京剧作家创作了《天下第一楼》《北京大爷》《小井胡同》《鸟人》《万家灯火》《北街南院》《全家福》《莲花》《窝头会馆》《玩家》等经典作品。中国国家话剧院近年来排演了《四世同堂》《大宅门》《北京法源寺》等重量级京味作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近期也推出了根据著名作家叶广芩小说改编的《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等系列京味儿童剧。

新人辈出佳作频现

除了北京人艺、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儿艺等国家级戏剧院团,林兆华、顾威、任鸣、唐烨、闫锐等北京人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还为其他团队导演了《老舍五则》《银锭桥》《天命》《王府井》《北京邻居》《大徽班》等很多具有京味特色的话剧;更多民间戏剧团队和年轻戏剧人,也都不断以新的艺术视角、新的舞台手段,为演出市场贡献着京味好戏。其中两位北京土生土长的戏剧导演黄盈和方旭,堪称这方面的佼佼者。

黄盈以“京味三部曲”《枣树》《卤煮》《马前马前》一举成名,被誉为“新京味导演”。多年来,他已经执导了51部话剧,其中《梦行者》《断金》《打开1990》《福寿全》《开饭!》《我这半辈子》等都是具有京味特色的作品。最新作品《我这半辈子》是他第一次执笔并执导与老舍有关的话剧。黄盈的创作也从早期侧重还原北京人的生活,到如今更加关注北京文化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内核与生活的哲学意义。在他看来,“京味话剧的创作,会随着生活的改变而变化。新的生活,使我们能沿着前辈开创的传统,继续创新发展。”

方旭深受老舍作品影响,导演了《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老舍赶集》《牛天赐》等一系列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话剧,又作为演员参演了《老舍五则》,因此被称为“老舍专业户”。

从一个人的独角戏,到制作精良的大剧场演出,方旭认为,“京味儿十足的演员是京味儿戏的关键”,“另外把握京味儿的调性,是从确定整体审美风格入手的,北京是满汉文化、皇城与胡同文化的融合体,这一点不能忽视。”

为京味话剧做出特别贡献的,还有北京风雷京剧团。这个成立于1937年,原本以京剧演出为主的戏班子,在现任团长松岩及其儿子松天硕的共同努力下,将话剧与京剧表演艺术进行跨界融合,开创性的排演了“梨园三部曲”话剧《网子》《缂丝箭衣》和《角儿》,不仅弘扬了京剧艺术,也为话剧市场带来了雅俗共赏、常演不衰的舞台佳作。他们推出的“京话剧”《胡同》系列作品,也颇受欢迎。松岩认为:“京味特色舞台艺术,首先要保持京味语言特色和京味故事,同时,北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因此在题材上要多元化。”

早已从影视小品转到舞台剧创作的陈佩斯,近年来推出的“戏台三部曲”之《戏台》《惊梦》,虽然并未打出“京味话剧”标签,但其主创主演阵容和内容题材,都具有浓郁北京特色。两部作品的编剧毓钺,原名爱新觉罗·恒钺,是恭亲王的嫡系后裔,他独特的身世和阅历也为剧作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深度与厚度。

除此以外,由一弛编剧、导演的《三昧》,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制作的《簋街》,也都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京味话剧,它们不仅呈现了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也反映出世间的沧桑变幻和兴衰交替。

京味文化国际视野

正如同老舍先生的作品不仅属于北京,以老舍命名的“老舍戏剧节”自2017年创办以来,就一直秉承着“呼唤戏剧文学精神”的办节宗旨,遵循“民众情感、人文关怀、民族语言、国际视野”的主题,精心策划戏剧展演和文化活动,普及和推广戏剧艺术,力求打造一个兼具首都范、北京味、人民性、国际性的戏剧品牌。在这个平台上,曾上演过《茶馆》《天下第一楼》《家》《小井胡同》《二马》《独自温暖》《老舍赶集》《语文课》等众多京味话剧佳作。

今年的“大戏看北京”·2022年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将继续秉承“戏剧文学精神”,聚焦民众情感,传承老舍文学精神和京味文化,着力营造“大戏看北京,好剧在老舍”的浓厚戏剧文化氛围。据悉,今年9月至11月期间,戏剧节将集中开展20余部、50余场精品剧目展演和50余场文化活动,兼具传统与包容、多元与国际,同时突出京味文化戏剧创作。

具有大量优质戏剧资源的北京东城区,也提出了“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为促进京味话剧的创新发展提供创作、排练和演出平台。十余年来,“戏剧东城”已逐步成为全国戏剧产业链条最完整、戏剧生态最好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中心之一。这里还将建设中国戏剧创新中心、国际戏剧展示中心、多元戏剧消费中心、京味戏剧体验中心。

作为“大戏东望”品牌活动的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将主推根据著名作家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的京味话剧《钟鼓楼》。主创团队还计划在鼓楼附近打造沉浸式剧场,让观众有更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

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宣布公开征集2022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展演剧目,尤其是反映新时代首都发展变迁及“一城三带”“四个文化”等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新创作品,入选剧目将于10月集中在京登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