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近年来北京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新闻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 趣睡科技“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拉近消费者距离

    近日趣睡科技第三期探厂活动在宁波开展,邀请粉丝走进8H床垫工厂,活动圆满成功。趣睡科技作为互联网家居品牌,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近期邀请粉丝线下到床垫工厂参观,探厂活动作为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一方面让...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消夏必喝!双合盛五星啤酒C位亮相2023西城美食节开...

    5月31日晚19点,由北京区商联会、区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西城美食节开幕暨消夏啤酒节在金融街喷泉广场正式启动仪式,主题为“品鉴美食,爱赏西城”,北京市领导、区领导,以及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的党支部...

商业

“爱家购房节”八城同启 助力购房者圆梦安家 “爱家购房节”八城同启 助力购房者圆梦安家

2023年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大存量房去化力度,近20城先后官宣落地“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因城施策满足居...

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近年来北京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2/06/12 新闻 浏览:112

2021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臭氧(O3)浓度为14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同步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至此,北京市六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首次全面达标。

“北京蓝”成为常态,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同时,在全市3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体占比75.7%,无劣V类断面。相关数据表明,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北京市的环境质量也持续得到改善,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变身后的闲置锅炉房:人们休憩放松的好去处

6月9日下午,大兴区兴丰街道三合南里社区“美邻坊”二楼,附近小区的几个居民正带着孩子玩彩泥,离孩子们不远的另一个隔间里,几个大爷大妈用蘸好墨水的毛笔,伏案练字。从去年8月底起,“美邻坊”便成了他们休憩放松的去处。

路过一楼生鲜超市时,老一辈会指指“美邻坊”身后那根涂满类似祥云图案的烟囱。早在20多年前,烟囱里会间断吐出白色气体,为清城南区、清城北区、三合南里小区约80万立方米的建筑提供冬季采暖热源。

不再冒着热气的烟囱,见证了“美邻坊”的前身是一块占地2400平方米的锅炉房和堆煤场。随着2006年北京市全面推进煤改气工程,锅炉房实际使用面积缩小,空间逐渐闲置,锅炉房和堆煤场也正式“下岗”。

如今,三层的“小红楼”保留原有锅炉房和堆煤房建筑的整体风格,并各自发挥着便民空间的效用。

2020年初,大兴区委区政府引进社会资本愿景集团参与大兴区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提升改造,兴丰街道作为首批试点项目属地街道,率先尝试盘活东区底商和北区闲置锅炉房、堆煤场等资源,积极探索“片区统筹,街区更新”的大兴模式。

愿景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区域负责人贾凡告诉记者,改造后的锅炉房组团运营总面积约3100平方米。其中原堆煤场空间约980平方米,改造后为街区级运动活力中心,提供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空间。锅炉房可运营面积约1806平方米,改造后提供邻里食堂、裁衣缝补、社区生鲜、便民理发、文具办公、图书阅读等便民功能空间。

集便民服务和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打造完成后,“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概念也逐渐落地,其辐射周边20余个小区、近10万居民,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

利用3200余万元社会资本将占地2400平方米的废弃锅炉房和堆煤场,建成了使用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综合体,其背后反映的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2018年,大兴区通过煤改清洁能源进入“燃煤锅炉后时代”。

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西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至2017年,大兴区全区累计改造燃煤锅炉近5000蒸吨,燃煤锅炉实现全面清零。”

在此期间,大兴区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共完成“煤改电”288个村庄8.25万户,“煤改气”107个村庄4.5万户,2017年底,实现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全覆盖。此外,在开展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上,截至2018年底,全区燃气(油)锅炉全面完成低氮改造工作,累计改造锅炉3100蒸吨。

宁西全称,2013年至2021年,大兴区全区空气质量实现八年连续改善提升的新突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创历史最优纪录。2021年,全区二氧化硫累计浓度3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降幅达到91%。

消失的黑臭水体:湿地里可以赏花观鸟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北京的水质也变好不少。

在大兴区北部有条新凤河,新凤河流域面积166.4平方公里,流域内共有河渠23条,总长96.4公里,干流新凤河西起永定河灌渠,东与凉水河相接,全长30.1公里。新凤河流域是大兴区人口、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主要聚集地。

新凤河北岸是安南湿地。9日下午,少量的市民在安南湿地内的廊亭观景游玩。河岸的浅滩处点缀着各种颜色的小花儿,迎着6月的阳光,河中翠绿的莲叶半潜在水面,一阵微风拂过,偶尔能看清躲在莲叶底下的小鱼。

安南湿地被称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开发区人民的后花园。但在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前,生活污水,工业、养殖废水直接排放,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严重,流域内一度有6条黑臭水体(其中干流新凤河、支流老凤河为生态环境部重点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老百姓怨声载道。

新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利用大兴区工业大院拆除腾退的地块,共建设河口湿地2处,安南湿地是2处河口湿地之一,总面积为379亩。2017年北京市大兴区委、区政府为加快“五位一体”建设,谋百姓民生福祉,对工业大院进行拆除腾退,在原址建设了湿地,并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开放。

北京北控兴凤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奕娜介绍,安南湿地主要分为前置塘、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三个区域,设计处理规模2.23万m/d。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湿地填料的吸附、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削减面源污染,稳定河道水质和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牛奕娜说,建设内容包括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管理等五个方面。目前,全流域黑臭水体已消除,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19年新凤河烧饼庄闸断面主要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年平均值相比2016年分别下降了48.75%、92.61%和85.68%,流域水环境质量从治理前的劣V类提升到了Ⅳ类。

此外,水生态恢复效果显著。“新凤河流域水生植物31种,其中人工栽植20种,自然生长约11种,河道内水生植物覆盖度约75.8%;鱼类约16种,鱼类主要有鲫鱼、鳑鲏、鲤鱼、棒花鱼等;大型底栖动物恢复良好,鸟类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牛奕娜告诉记者。

据介绍,湿地坚持环保、生态的建设理念,透水健步道基层、垫层及面层全部以破碎和筛分后的建筑垃圾为材料,共消纳建筑垃圾3690立方米。广场铺设的是经拆除腾退后产生的旧红砖等材料,共回收利用旧红砖39.6万块。另有建筑垃圾再生的路缘石4400米。

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践案例”:贡献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方案

随着《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分年度制定实施行动计划,压茬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首都市民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增强。

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来看,2021年,北京市6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增劣减”成效显著,全年累计优良天数288天,比2016年增加90天,优良天数比率为78.9%;重污染8天,比2016年减少31天。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因此,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践案例”。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徐向超介绍,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人口、能源消费、机动车大幅增长带来的环境治理压力,北京市通过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大幅下降。

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量降至135万吨,优质能源占比达到98.5%,实现全市基本无燃煤锅炉、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

在科技支撑上,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丰富优势,北京市开展三轮次PM2.5来源解析,精准识别污染来源,为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街道(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同时还搭建全国首个重型汽车在线监控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创新开展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等,利用大数据手段,构建“智慧+环保”监管新模式。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四级调研员冯恺介绍,2021年北京市优良水质河长比例超过75%,全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5%,消除142条段黑臭水体,完成1000余条小微水体治理。全市按照“查、测、溯、治、管”思路开展入河排口监管工作,推动建立“水环境-入河排口-污染源”精细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创新水环境区域补偿,运用经济杠杆来撬动各区治污积极性。

为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北京市在密云水库成立综合执法队,在全国率先实现特定区域的综合性执法。与周边省份共同实施《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实施以来,北京市共支持张承地区补偿资金9.5亿元,在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节水保水等方面开展了百余个项目,确保密云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密云水库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作用,蓄水量创历史新高。

此外,北京市还印发了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引导农村污水采用生态治理措施。推进以大兴区新凤河为代表的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促进“人水和谐”。实施永定河、潮白河等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补水,实现永定河河段、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有水贯通。同时,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六年回升,累计回升超过9米。

徐向超透露,下一步,北京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线,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重点,以本地和区域协同治污为关键,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减排为抓手,聚焦机动车、生产生活、扬尘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