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秋国庆聚会“新”模式,一站式吃喝玩乐洗尽在北京...
北京水裹汤泉 一站式吃喝玩乐洗 到底是什么神仙生活 丰腴的大闸蟹膏肥黄满正当时 搭配鲜甜的椰皇就一个字: 绝 超10000㎡的空间肆意玩耍 简约ins艺术感让多巴胺疯狂飙升 水果饮料无限量畅吃 还能实现哈...
-
17万人狂欢,线上线下高能预警!嘉和一品的20岁生...
9月24日,老牌粥企嘉和一品,在密云郊区的“东方绿洲露营基地”,以户外“宠粉嘉年华”的形式,和17万线上线下的粉丝一起,迎来了20周年生日。 晴空艳阳下,丰富的草坪市集热闹非凡,露营帐篷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游...
-
「第一次19岁」——北京画美19岁鸟巢盛典耀世启幕
9月19日,北京画美19周年庆典,在鸟巢耀世启航,释放品牌力量,开启无国界之美,与全球共同见证画美的更美力量! 19|第一次19岁,再一次19岁 北京画美璀璨19载,2004年“登陆”中国,6935个日夜,乘风生长,不断赋...
-
9月9日-10日丨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
9月9日-10日,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将举办首届胶片摄影展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 届时首届胶片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第四十九届全国二手相机交流大会、胶片摄影文化研讨会、各大品牌新品体验等同时...
-
热ྂ冒ྂ烟ྂ了ྂ,快来清凉谷防暑降温吧!
热҉热҉热҉热҉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炙烤”模式 帝都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高温的极值纪录 热浪来袭,高温不退 清凉解暑还得是玩水 清凉谷有超多刺激、解压、凉爽、欢乐的水上体验 帮你...
商业
-
创新、改革与引领,这是突围与新生的“汾酒答案”
“当前的产业变局下,要在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上创新,要在工艺传承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创新领先,要以广大消费者为核心,通过厂商一体化、营销数字化等新思维、新模式的应用和保障,为消费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质量。” ...
-
北京,云冠橙来了!降温的日子里,一粒果子给你的拥抱
“有田就是有根有底蕴有文化,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些技能,有我们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当你拥有这一切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变得很舒展,很自信,很享受你的生活。” —— 庄雅婷 作为餐桌的嘉宾之一,著名专栏作家、媒体...
-
一场格局与工致的对话,东芝与京城设计师共鉴居心...
从气魄雄伟的皇城中轴线,到精巧绝伦的京派建筑,地处六朝古都的北京,以传承千年的帝王气象孕育出兼具格局与工致的设计风格,也为在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 ▲活动合影 11月...
-
AIIC 2023思想之夜,国台贡献酒业创新突围哪些“方...
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式前夕,一场“晚宴”已将大会的广度与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11月17日,AIIC 2023思想之夜暨国台·通达盛宴在海口举办,来自政府、产区、行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
-
东方新天地打造新能源充电桩品牌化 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配套设施也日渐普及,虽然约有25万个自用桩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内,但令人欣喜的是各大商业项目也在逐步推进公用桩配置。 以地处北京核心区域的东方新天地商场为例,多...
东城急救站站长:经历多轮与病毒“短兵相接”,已经“百炼成钢”
发布时间:2022/05/16 新闻 浏览:99
5月12日早上7点,刘东就从家来到了单位。从当日7点到次日7点,他这一个班儿需要在单位值守24小时。
刘东是东城区急救站站长,一位特殊的“大白”。东城区急救站共有16名医护人员、司机组成转运车组,成为昼夜兼程的“摆渡人”。刘东则是这群“摆渡人”的“总指挥”。
到单位后,刘东先看了看前一天的转运情况,再安排当日转运车组的人员,大概7点半左右,医护人员和司机都到位了。“16名医护人员和司机,一天4个人,保证两个车组能随时调动。一个车配备一名医护人员。”刘东说。
从4月22日开始的北京本轮疫情已经持续了20多天,近几日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在减少。“这几天已经降到个位数了,前段时间每天都是两位数,尤其是4月28日,一天转运了70多人。”转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无论是出发前的调度安排,还是途中的注意事项,抑或是归来后的消杀监测,事无巨细,刘东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他说,这是经历过一轮又一轮与病毒“短兵相接”后的“百炼成钢”。
对话
4月以来已转运400多人,最多一天转运70多人
新京报:目前每天需要转运的人员多吗?你们转运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刘东:最近几天转运的人数在逐渐减少,一天大概也就几个人。比如5月12日这天,接到的第一单是在11点10分,安定门街道有两个老人是密接人员,需要转运到集中隔离场所。
转运的流程,首先是转运小分队通知我们关注安定门街道,有两个密接人员。转运小分队会同时通知街道。由于这两个密接人员是老人,街道会先跟他们联系,确认其身体状况可以接受集中隔集,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向相关部门要隔离酒店的房间,确定了隔离酒店房间后,再正式给我们派单子。我接到转运单后,会通知车组人员准备出车。车组人员先与街道和酒店核实相关信息,再联系转运人确定适合的上车位置。然后我们的转运人员穿上防护服就可以出车了。
新京报:需要你们进行转运的主要是哪些人员?
刘东:被转人员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要送往指定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人员;其次是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需要送往指定地点集中隔离,这部分占比是最大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集中隔离后有就医需求的人员,我们需要将他们送往指定的医院。
新京报:最多的时候你们一天需要转运多少人?
刘东:本轮疫情是从4月22日开始的,前期我们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有两位数,尤其是4月25日到4月29日这几天,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比较多。比如4月28日这一天就转运了70多人。从4月下旬以来,我们东城区急救站已完成转运400余人。
遇到这种人员比较多的时候,我们的救护车就负责转运风险比较高的密接人员,比如确诊病例的同屋或家属。其他的次密接人员,比如确诊病例同楼层、同单元的人员,利用中巴车来转运。
不敢多喝一口水,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
新京报:疫情期间的转运工作与平日的院前急救有何不同?
刘东:新冠疫情发生后,东城区急救站的应急车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尤其是承担转运工作后,我也是第一次调度这么多车辆。平日的院前急救,我们将病人送到医院后,当次任务就结束了。但疫情期间的转运工作性质不一样,之前的准备工作和之后的消杀工作会占一大部分时间。一个车组人员多的时候一天要转运四五车次,平均一次3个小时,最长的时候要5个小时。不仅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也大大增加。
新京报:每次转运的任务,接触的都是风险较高的密接人员,对司机和医护人员有何要求?
刘东:每一次接送被转人员,都意味着面临风险。转运车组人员按照常规要求要穿医用防护服,戴医用帽子、护目镜、面屏、N95口罩、手套,工作时喝水、去厕所都很困难。每完成一次转运工作,车组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杀后才能休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这一趟转运需要几个小时。
所以对于每名转运工作人员来说,辛苦、劳累不言而喻。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转运人员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见缝插针”地吃饭、补觉已经成为常态,最长一次连着8天没回过家。
工作压力自我疏解,已经“百炼成钢”
新京报:像这样持续高强度工作,你们心里有没有压力,如何排解?
刘东:压力肯定是有的,我们都是自我疏解,有时候可能叨唠叨唠就好了。疫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像我们急救人员从一开始就承担转运的工作,各种情形都经历过,也就练出来了,算是“百炼成钢”了。
新京报:北京已经经历过好几波突发疫情,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东:从2020年以来,北京经历了多次突发疫情,我感觉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转运工作的高效率运行,离不开车组人员的全力付出和默契配合,更离不开全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包括卫健委、街道、社区居委会、隔离酒店等,现在的流程已经很畅通,我们的转运任务也开展得越来越顺利。
当然,无论是日常工作中的院前急救,还是疫情防控中的人员转运,我都希望越少越好。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出动,都意味着群众多一分危险与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