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苗药妻喜获国际殊荣:一场传统医药与现代外交的美...
2025年8月16日,北京秋高气爽。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会客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外交"正在上演。厦门美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苗药妻喜"正式成为利比亚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一个商...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商业
-
“品类升维之作”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爱玛乐臻CA900即...
从爱玛乐维系列,到爱玛乐享系列,近年来,爱玛在休闲电三轮领域可谓持续发力、精品迭出。9月25日,又一款爱玛休闲电三轮精品力作——爱玛乐臻CA900即将正式发布,将再次刷新广大消费者对于休闲电三轮这一品类的认...
-
新罗酒店及度假村旗下江陵新罗汇纹酒店盛大开业 ...
· 新罗酒店及度假村旗下生活方式酒店品牌新罗汇纹(Shilla Monogram)首度登陆韩国活力海滨之城江陵,这里以壮丽海景和丰富文化遗产闻名。 · 江陵新罗汇纹酒店是品牌全球扩张的重要里程碑,继成功开设了品牌旗...
-
“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公信与调解深度融合,...
2025年9月9日,北京 —— 秋韵京华,丹枫迎秋。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一场为期两天的“以调解之名,成和谐之美”战略合作盛会于首都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北京中峰天平数字科技有限公...
-
不宵禁的宋潮夜市、全域疗愈场景…濮院重塑古镇旅游...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德国头部宠食品牌animonda爱诺德再次登陆亚宠展 开...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第27届亚洲宠物展览会(简称“亚宠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本届展会汇聚全球数千家品牌,共探宠物经济新趋势。德国头部宠物食品品牌animonda爱诺德作为展会的“老朋友”,再次...
东城急救站站长:经历多轮与病毒“短兵相接”,已经“百炼成钢”
发布时间:2022/05/16 新闻 浏览:275
5月12日早上7点,刘东就从家来到了单位。从当日7点到次日7点,他这一个班儿需要在单位值守24小时。
刘东是东城区急救站站长,一位特殊的“大白”。东城区急救站共有16名医护人员、司机组成转运车组,成为昼夜兼程的“摆渡人”。刘东则是这群“摆渡人”的“总指挥”。
到单位后,刘东先看了看前一天的转运情况,再安排当日转运车组的人员,大概7点半左右,医护人员和司机都到位了。“16名医护人员和司机,一天4个人,保证两个车组能随时调动。一个车配备一名医护人员。”刘东说。
从4月22日开始的北京本轮疫情已经持续了20多天,近几日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在减少。“这几天已经降到个位数了,前段时间每天都是两位数,尤其是4月28日,一天转运了70多人。”转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无论是出发前的调度安排,还是途中的注意事项,抑或是归来后的消杀监测,事无巨细,刘东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他说,这是经历过一轮又一轮与病毒“短兵相接”后的“百炼成钢”。
对话
4月以来已转运400多人,最多一天转运70多人
新京报:目前每天需要转运的人员多吗?你们转运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刘东:最近几天转运的人数在逐渐减少,一天大概也就几个人。比如5月12日这天,接到的第一单是在11点10分,安定门街道有两个老人是密接人员,需要转运到集中隔离场所。
转运的流程,首先是转运小分队通知我们关注安定门街道,有两个密接人员。转运小分队会同时通知街道。由于这两个密接人员是老人,街道会先跟他们联系,确认其身体状况可以接受集中隔集,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向相关部门要隔离酒店的房间,确定了隔离酒店房间后,再正式给我们派单子。我接到转运单后,会通知车组人员准备出车。车组人员先与街道和酒店核实相关信息,再联系转运人确定适合的上车位置。然后我们的转运人员穿上防护服就可以出车了。
新京报:需要你们进行转运的主要是哪些人员?
刘东:被转人员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要送往指定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的人员;其次是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需要送往指定地点集中隔离,这部分占比是最大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集中隔离后有就医需求的人员,我们需要将他们送往指定的医院。
新京报:最多的时候你们一天需要转运多少人?
刘东:本轮疫情是从4月22日开始的,前期我们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有两位数,尤其是4月25日到4月29日这几天,每天需要转运的人数都比较多。比如4月28日这一天就转运了70多人。从4月下旬以来,我们东城区急救站已完成转运400余人。
遇到这种人员比较多的时候,我们的救护车就负责转运风险比较高的密接人员,比如确诊病例的同屋或家属。其他的次密接人员,比如确诊病例同楼层、同单元的人员,利用中巴车来转运。
不敢多喝一口水,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
新京报:疫情期间的转运工作与平日的院前急救有何不同?
刘东:新冠疫情发生后,东城区急救站的应急车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尤其是承担转运工作后,我也是第一次调度这么多车辆。平日的院前急救,我们将病人送到医院后,当次任务就结束了。但疫情期间的转运工作性质不一样,之前的准备工作和之后的消杀工作会占一大部分时间。一个车组人员多的时候一天要转运四五车次,平均一次3个小时,最长的时候要5个小时。不仅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也大大增加。
新京报:每次转运的任务,接触的都是风险较高的密接人员,对司机和医护人员有何要求?
刘东:每一次接送被转人员,都意味着面临风险。转运车组人员按照常规要求要穿医用防护服,戴医用帽子、护目镜、面屏、N95口罩、手套,工作时喝水、去厕所都很困难。每完成一次转运工作,车组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杀后才能休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这一趟转运需要几个小时。
所以对于每名转运工作人员来说,辛苦、劳累不言而喻。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转运人员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见缝插针”地吃饭、补觉已经成为常态,最长一次连着8天没回过家。
工作压力自我疏解,已经“百炼成钢”
新京报:像这样持续高强度工作,你们心里有没有压力,如何排解?
刘东:压力肯定是有的,我们都是自我疏解,有时候可能叨唠叨唠就好了。疫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像我们急救人员从一开始就承担转运的工作,各种情形都经历过,也就练出来了,算是“百炼成钢”了。
新京报:北京已经经历过好几波突发疫情,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东:从2020年以来,北京经历了多次突发疫情,我感觉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转运工作的高效率运行,离不开车组人员的全力付出和默契配合,更离不开全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包括卫健委、街道、社区居委会、隔离酒店等,现在的流程已经很畅通,我们的转运任务也开展得越来越顺利。
当然,无论是日常工作中的院前急救,还是疫情防控中的人员转运,我都希望越少越好。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出动,都意味着群众多一分危险与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