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

新闻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亲子探索盛宴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 惊艳曝光!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来袭,...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 国际美食博士梁廣杰先生荣获第十三届“亚洲饮食天王...

    2024年11月27日,傲威(国际)集团呈献:第13届亚洲饮食天王颁奖典礼2024,暨亚洲饮食天王美食指南点赞榜,在香港亚洲电视台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亚洲餐饮,亚洲人说了算”为主题,汇聚了餐饮界及相关领域的众多...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商业

「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 国补后 2899 元起,开启小屏体验新时代 「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 国补后 2899 元起,开启小...

2025 年 4 月 24 日,一加在北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小屏大魔王」一加 13T。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称,2025...

  • 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打造小屏旗舰显示素...

    4 月 23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 A++ 级小直屏,这块屏幕由全球唯二、中国唯一的自研显示科学产线打造,采用领先的 8T LTPO 电路技术,在色准、亮度等方面均带来出色的表现。在 39 种自研屏幕校准算法...

  • 搭载小屏专属优化 一加13T出厂预装满血ColorOS 15

    4 月 22 日,OPPO 在深圳举办 ColorOS 15 春季升级会,带来满血 ColorOS 15 系统,AI、流畅、好用方面近百项功能更新。ColorOS 15 将陆续向数十款机型推送更新,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 OS 体验。 ColorOS 围绕“...

  • 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轻松拍出质感大片

    4 月 18 日,一加官宣全新小屏旗舰一加 13T 搭载超光影旗舰影像,主摄采用索尼5000 万像素 IMX906,支持 OIS 光学防抖与 EIS 电子防抖,配合一颗 2 倍光学长焦镜头,同时继承 OPPO 旗舰影像算法,具备同档顶级的人像拍...

  • 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打造小屏...

    4 月 17 日,一加官宣全新性能小屏一加 13T 首发行业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在散热面积、散热结构及散热材料等方面带来全方位优化,配合独家定制「电竞 Wi-Fi 芯片 G1」,一加 13T 可在多场景带来低延时、更稳定的网...

  • 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开启小屏体验...

    4 月 15 日,一加正式宣布品牌首款性能小屏一加 13T 将于 4 月 24 日正式发布。一加 13T 此次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与工艺,将一加手感与机身质感推向新高度,在 6.32 英寸的轻薄机身下带来旗舰级性能表现。此外,一加 13T...

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

发布时间:2022/03/04 新闻 浏览:234

3月3日,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到2025年,北京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达到6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

据悉,《规划》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市交通委等部门共同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的19个指标基础上,《规划》增加了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等6项可监测、可感知的指标,共提出25项指标。

■交通

推进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

《规划》提出,推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北京重点安排了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协同治理和能源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任务。

比如,交通体系中的交通通道与换乘枢纽一体化推进,通过安排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方式,加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与平原新城等区域的快速联系。同时,实施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工程、加快京唐城际等区域城际铁路建设,逐步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建成城市副中心站、北京丰台站等综合交通枢纽。

大兴机场与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世江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机场群,进一步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一站式服务”,与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持续推进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圈层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

此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逐步实现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重要枢纽节点的同站换乘,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畅通的高速公路网,到2025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

吴世江介绍,到2025年,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继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在推进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加强次干路和支路建设,形成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

打造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半小时轨道交通圈”

吴世江表示,北京将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推进微循环建设,制定差异化停车政策,推动绿色便利出行。

在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平谷线、6号线南延、M101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沿河、沿绿、沿路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网络。在五个平原新城加强对外公共交通联系,打造各新城与中心城区“半小时轨道交通圈”。

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十四五”期间,北京的绿色出行比例将继续提高。吴世江介绍,北京将从优化出行结构、优化运输结构、优化车辆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推动北京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同时,提升大宗建材物资的绿色运输规模,到2025年,实现全市货物到发绿色运输比例不低于12%。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在公交、出租、道路客货运行业加大新能源车的应用,推动北京市机动车能源和排放结构双优化。

■能源消费

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

对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北京将以碳排放稳中有降和推动碳中和为抓手,强化水资源和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减排降碳,助力绿色北京建设。

来现余表示,这方面主要包含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等重点任务。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下降到10立方米/万元以内,水资源节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

同时,更好保障步行和自行车道路路权,综合交通枢纽优先考虑慢行交通接驳组织及空间分配,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水务

“十四五”期末,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内,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年开采量力争降至14亿立方米左右。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超过1.3,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河湖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伊锋表示,将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藏水于地、蓄水于库。完成骨干堤防达标治理、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和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基本建成“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开展积水内涝防治,构建“源头消减、管网输送、蓄洪消峰、超标应急”的内涝防治体系,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推动潮白河顺义新城段等水域实现旅游通航

《规划》提出,北京将建立完善水生态空间规划与管控体系。推进密云水库水源保护,上游全部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官厅水库库滨带生态修复,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伊锋表示,将按照“一年启动、两年示范、五年成型、十年保育、多年成景”的规划建设目标,加快温榆河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大尺度城市蓝绿生态空间。研究重点河道生态水量及水源保障方案,保障重点河湖生态用水。

同时,北京将把更多的河湖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水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持续推进城市河湖水系景观提升工程,提高滨水空间的通达性、宜居性。拓展垂钓、滑冰、皮划艇等服务区域,扩大水务基础设施向公众开放范围。

伊锋表示,将研究建立亲水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船闸及沿线码头建设,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推动潮白河顺义新城段等水域实现旅游通航。保护好首都功能核心区老城六海八水的空间格局,推动历史水系恢复和滨水空间改造提升。

■园林绿化

将新建、改造绿色廊道300公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周庆生介绍,到2025年前,北京市除核心区外各区全部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引领京津冀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

北京将继续加强浅山区造林绿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提高到70%以上;将新建、改造绿色廊道300公里,提升主要公路、河道两侧绿化景观600公里。

周庆生表示,北京将强化重点区域园林绿化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宁静宜居的花园式核心区,建设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50处,建设林荫大道50处,与市民共享更多绿色空间。同时,依托六环路建设六环高线公园等5处公园,建成张家湾公园等13处公园,闭合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推动临空经济区建设,建成榆垡中心公园等工程。

在生态协同治理方面,北京将持续推进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新增造林2.5万亩,实施质量精准提升8万亩,同时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