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
2022西泠秋拍定档,2023西泠春拍津京征集启动
据西泠拍卖官微消息,因故延期举行的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将于2023年3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西泠秋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
-
全新ICON“热潮APP”来袭 打响《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
2023年新年伊始,由【热潮APP】举办的《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已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基于好听、好玩、好看三大核心,召集爱唱歌、会唱歌的小潮咖,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联动,形成多元跨界组合,带动全民参与,发起一...
-
2022服贸会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圆满落幕:中...
9月2日-4日,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养老领域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康中国的议题,共...
-
世界小姐秦泽文职业简历:离开投行,境外从事数字...
近日,安信证券原分析师秦泽文将作为中国区代表角逐本届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的消息引起了广泛传播。 据悉,秦泽文于2020年加入安信证券,担任安信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助理,其所在团队曾为财富计算机行...
商业
-
东方新天地高品质服务获赞誉
近期,东方新天地在2023北京商业品牌大会中荣获北京商业品质服务品牌,代表了北京商业服务的“天花板”。作为北京购物中心的先行者,东方新天地一直坚持高品质精英化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标准,为品牌搭建形象展示、开...
-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类型的患者对产品疗效进行了循证医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扎实可靠的科研证据支持。 1、Ⅲ期临床研究,显...
-
新加坡航空3月起将执行北京、上海、广州 每日往返...
新加坡航空公司(简称:新航)将于2023年3月1日起,逐步加密北京、上海、广州往返新加坡的客运航班。新航在北京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3班增加至每天1班,上海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4班逐步增加...
-
马丽助阵!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亮点纷呈
2023年2月25日,以“新国标之上,完达山六维硬实力”为主题的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在广东省清远市盛大召开。会上,完达山乳业推出九大焕新升级的新国标产品,现场更有备受欢迎的电影明星马丽现身助阵。...
-
国际传播影响力功勋艺术家-肖宗林
肖宗林 1953年出生于闽西清流。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特聘专家,中国书画家协会副 主 席,哈佛艺术学院荣誉院士,香港特...
长安街沿线花坛“换装”,鲜花“上岗”前经过耐寒磨炼
发布时间:2022/03/03 新闻 浏览:96
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花坛及长安街沿线立体花坛昨晚(2月28日晚)已经完成“换装”,30余个耐寒花卉品种提前开放,取代了原有的彩色有机覆盖物。娇嫩的春花如何抵御料峭春寒?北京花木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菊道出了其中奥妙:原来它们是经过特别筛选、栽培和处理的耐寒鲜花。
30余种耐寒花卉脱颖而出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后,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花坛、长安街沿线、专机楼及机场高速路、八角桥、延庆妫川广场等地共9组立体花坛,开始进行景观布置转换。原花坛中使用的彩色有机覆盖物,被14万株鲜花替代。这是北京首次于2月底在室外大规模应用耐寒花卉布置花坛。
在天安门广场,巨型中国结已更换为冬残奥会会徽,8万盆角堇、“火焰”南天竹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春日美景。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同时也为怒放的鲜花担忧:“昨晚刚刮了一阵大风,它们能抵抗住春寒吗?”
陈菊说,早春的北京气温低、变温剧烈、偶有大风,这些条件对花卉来说是严峻考验。所以北京春季最早在室外大规模应用花卉基本都在3月底,4月中旬最合适。
此次,花卉研发团队从500多个花卉品种中,筛选出了角堇、羽衣甘蓝、石竹、矾根、蓝盆花等30余个品种的耐寒花卉。“这些花卉正常开花时间是4月上旬,为了让它们提前开放,我们在去年12月底就对其进行加温加光,促进花芽尽快生长开放。”
花卉研发团队还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储备了6万株花卉留在温室大棚里,随时准备应急,遇到降温、大风或降雪等极端天气时,在晚间用保温防风防霜膜对花卉进行覆盖。
传统唐花技术诠释“北京春天印象”
为了让冬残奥会花坛在3月初就能诠释“北京春天印象”,花卉研发团队应用了传统唐花技术,使得木本花卉提前开放。唐花在早期也叫堂花,意思是在室内培育,经过人工干预、违背自然时令开放的花卉,因为在其培育过程中有加热的步骤,所以也有人称呼其为“煻花”。
陈菊说,以往这项技艺多用于特殊的花艺竞赛或者展览展示。比如中山公园的唐花坞,就是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
此次,花卉研发团队传承使用了这项传统技艺,选取了榆叶梅、连翘、梅花、麦李、喷雪花5种花灌木,先经过容器栽植,再按照各自生长环境需求进行温度和光照调节,分期分批加温处理,为花坛营造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其中喷雪花在北方春天大量应用,这是很少见的。”
温室逐步降温,花卉进行“抗寒锻炼”
虽然此次选取的都是耐寒花卉,但花朵如果经历骤然降温,也容易打蔫。所以在花卉培育的后期阶段,温室温度逐步下降,从最初的15℃逐步过渡到10℃,再到5℃,最终接近室外温度。降温是缓慢的过程,以便花卉进行更好的“抗寒锻炼”,能适应室外复杂的气温和气候环境。同时,耐寒花卉和花灌木均使用了抗寒生物制剂,提高植株的耐寒性。
最终花朵被摆上街头,还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比如角堇的高度要达到15至18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20个,才能符合摆花要求。而石竹的植株高度则要达到20至25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5个。
“早春实现大量开花还是存在技术困难的,所以我们得设定一个标准。”陈菊解释说,此次天安门和长安街沿线花坛为地面模纹花坛,区别于错落有致植物搭配的花境,模纹花坛是指在地面平面摆放的、用紧凑草花做成的相对整齐的花坛。“此前的彩色覆盖物铺得很平整,花卉的目标是比覆盖物效果更好,这对花朵的要求是很高的。”她说,只有每盆花的花量、高度达标,才能摆出色彩亮度更好的色带效果。
此次撤走的彩色有机覆盖物也将被回收再利用。这些覆盖物由园林废弃的枝条粉碎制成,经过通风干燥等程序,理论上可以持续使用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