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温馨提示:甲流来袭,家里备的连花清瘟很好用!
2月中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感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
-
2022西泠秋拍定档,2023西泠春拍津京征集启动
据西泠拍卖官微消息,因故延期举行的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卖会,将于2023年3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西泠秋拍共推出27大专场,4500余件拍品,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在延续西泠拍卖...
-
全新ICON“热潮APP”来袭 打响《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
2023年新年伊始,由【热潮APP】举办的《中国热潮音K歌大赛》已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基于好听、好玩、好看三大核心,召集爱唱歌、会唱歌的小潮咖,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联动,形成多元跨界组合,带动全民参与,发起一...
-
2022服贸会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圆满落幕:中...
9月2日-4日,中国国际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养老领域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康中国的议题,共...
-
世界小姐秦泽文职业简历:离开投行,境外从事数字...
近日,安信证券原分析师秦泽文将作为中国区代表角逐本届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的消息引起了广泛传播。 据悉,秦泽文于2020年加入安信证券,担任安信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助理,其所在团队曾为财富计算机行...
商业
-
东方新天地高品质服务获赞誉
近期,东方新天地在2023北京商业品牌大会中荣获北京商业品质服务品牌,代表了北京商业服务的“天花板”。作为北京购物中心的先行者,东方新天地一直坚持高品质精英化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标准,为品牌搭建形象展示、开...
-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类型的患者对产品疗效进行了循证医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扎实可靠的科研证据支持。 1、Ⅲ期临床研究,显...
-
新加坡航空3月起将执行北京、上海、广州 每日往返...
新加坡航空公司(简称:新航)将于2023年3月1日起,逐步加密北京、上海、广州往返新加坡的客运航班。新航在北京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3班增加至每天1班,上海往返新加坡航线上将从原来的每周4班逐步增加...
-
马丽助阵!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亮点纷呈
2023年2月25日,以“新国标之上,完达山六维硬实力”为主题的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新国标系列奶粉发布会在广东省清远市盛大召开。会上,完达山乳业推出九大焕新升级的新国标产品,现场更有备受欢迎的电影明星马丽现身助阵。...
-
国际传播影响力功勋艺术家-肖宗林
肖宗林 1953年出生于闽西清流。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特聘专家,中国书画家协会副 主 席,哈佛艺术学院荣誉院士,香港特...
历时3年编撰 北京首部环境读本助学生识吾乡草木
发布时间:2022/03/02 新闻 浏览:99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首辛弃疾的词,一下将意境拉入到大自然中。
上下两册初识北京的自然与生态环境读本近日正式出版。“吾乡草木正如吾乡人。”作为北京首部中小学生态环境读本,在书中可以领略北京独特的自然风貌,了解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还有特意设置的有趣互动环节,让中小学生在阅读同时,去触摸北京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摄影师为图书拍摄照片。
一只甲虫静静地等待虫瘿。
“大自然真的神奇又有趣!”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张立新说,读本编撰历时3年,邀请了生态环境领域的众多专家参与编写,收录了大量关于北京珍稀生物的原创摄影图片。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主创人员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工作。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凉水河管理处、槐房再生水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等环保设施,留下了他们交流的身影;在周口店、松山、喇叭沟门、百花山、密云水库、怀沙河等绿水青山处,留下了他们探访的足迹。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博士刘敬奇就是主创人员之一,她经常在野外调查中发现有意思的事儿。有一次,她发现野生的榆树树叶上有很多小红疙瘩,捏起来是中空的,“我很好奇,就拿了一片叶子,看到上面密密麻麻有十几个小疙瘩,剖开用放大镜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特别小的虫子在蠕动。”
这其实是一种叫虫瘿的蚜虫,它们的成虫把卵产在叶面的时候会刺激叶片上形成一个个空的小泡泡,等幼虫孵化以后就会在这个小泡泡里生活一段时间。“我刚觉得这个蚜虫的成虫很聪明,正为之欣喜时,就发现在叶子的下面或是小树枝分叉的地方,隐蔽地藏着一种甲虫,它就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等到虫瘿从小泡泡里爬出来,一口就将其吃掉。”
这让刘敬奇觉得很有意思。她想,只有针尖儿那么大的小昆虫,基因就把这种生存技能传给了下一代,而它的天敌也具有天然的“智慧”,知道守在这儿能捕捉到美味。“大自然真的神奇又有趣!”刘敬奇说,一次次野外调查,也让他们收获颇丰,给生态环境读本积攒了大量的一手素材。
28万字呈现北京动植物、水土、大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中小学生来说,青少年时期是生态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素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张立新说。
从2018年开始,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就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和学校老师,向中小学生讲授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活等方面的生态环保知识。4年来,已经走进了全市各区近300所中小学校,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活动推进中,我们也逐步发现了一些问题。”张立新说,比如课程内容与北京的地方特色结合得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也缺乏统一性、延续性,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所以,读本应运而生。读本分为上下两册,共10章、252页、28万字。其中,上册6章主要讲述了北京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下册4章主要讲述了北京大气、水、土壤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故事,以及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等。
认知北京本土生态还能照章玩起来
这套北京独有的生态环境读本,可谓本土特点鲜明。
“吾乡草木正如吾乡人。”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孕育出五彩缤纷的生物多样性,在介绍北京的动植物资源、大气、水、土壤环境时,追根溯源,读本从北京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讲起,让中小学生在了解北京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比如,在“共同的家园”章节,读本开宗明义指出,北京在历史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植物区系是第三纪植物系的直接后代,加之适宜的地形地貌,多样的土壤,从而形成了丰富的森林、灌丛、草从、草甸、湿地等生境类型。
历史上的北京“依水而建,因水而生”,在读本中,北京的五大水系从丰沛到干涸,从清澈到污浊,最终又逐步恢复原貌变得清澈美丽,这样曲折的故事引人入胜。
北京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读本围绕这一定位,用生动严谨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神奇的生物王国。介绍了被收录到《北京市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会吐丝筑巢的中华九刺鱼、珍稀濒危植物槭叶铁线莲、北方狭口蛙等颇具北京特色的动植物资源。
读本从孩子们日常生活就能接触到的动植物入手,不仅有知识输入,还特意加入了生动有趣的互动章节。比如介绍孩子们的童年玩伴“北京特产麻步甲”时,带领大家动手,讲述了如何设置陷阱诱捕、如何饲养、如何观察它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图文并茂,有趣又好玩。
“硬知识+软文化”传递和谐生态价值观
读本中不仅有生态保护的“硬知识”,更有一脉相承保护生态环境的“软文化”,涉及到的北京历史文化和万物和谐共生思想比比皆是。
比如被老北京人称为“楼燕”的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鸟类,它们每年要从北京飞到南非去过冬,迁徙路线与“一带一路”基本重合,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生态大使”。
比如每介绍一种植物或者昆虫,都会阐述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展现出它们物竞天择的顽强生命力。像开荒“猛兽”柳兰,它们习性极为强悍,在野火烧山后,总是第一批抢占荒地的“突击队”;又如蜜蜂,人类主要种植的107种农作物中,91种都依赖它们授粉。
读本在一个个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生态故事之中,融入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就感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