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更好实现“立法为民”

新闻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行业唯一连续6年上榜!雷士照明稳居亚洲品牌500强

9月24日,第二十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在香港揭晓。雷士照明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连续六年强势登榜...

  • 苗药妻喜获国际殊荣:一场传统医药与现代外交的美...

    2025年8月16日,北京秋高气爽。在利比亚驻华大使馆会客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外交"正在上演。厦门美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苗药妻喜"正式成为利比亚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一个商...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免费领自行车,朝阳龙湖北苑天街这里太火爆了。100...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卡推广活动在我市北苑龙湖天街广场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推广信用卡业务,实现环保与金融服务的巧妙结合。 🚲 活动亮点抢先...

  • 北京首届良田宝贝嘉年华 | 穿梭古今农耕奇境,开启...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化身一座充满惊喜的农耕文化乐园,邀您与孩子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探索之旅!北京良田宝贝嘉年华组委会匠心筹备,专为亲子家庭打造 “良田宝贝嘉年华”,带您...

  • 《逐光十数载,湛华的辉煌蜕变之路》

    在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领域,湛华传播机构犹如一颗初露锋芒的璀璨明星,自2007年创立之初,便毅然踏上了逐光前行的征途,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展篇章。   回望创业...

商业

破风而行,为卓越而生—-迪卡侬AG2R车队北京荣耀之旅,与大众骑友共燃激情 破风而行,为卓越而生—-迪卡侬AG2R车队北京...

10月20日至21日,全球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在北京相继举办媒体与车友见面会,以及”Ride with ...

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更好实现“立法为民”

发布时间:2022/01/08 新闻 浏览:370

为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难”开展专题询问,为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持续开展有关条例的执法检查,制定第一个国际语言交往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

从人民群众的关切处开展立法和监督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2021年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实现北京发展既定目标提供了法治保障,确保首都“十四五”良好开局。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刚刚过去的2021年,北京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制定第一个国际语言交往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到第一次对城市功能区立法,再到国家“三孩”政策出台后,率先修订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启动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数字经济条例、招投标条例等立法,范围涵盖了冬奥会、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而其中一条主线,可以归纳为——紧扣“人民关切”,做到“立法为民”。

如去年国家“三孩”政策出台后,为解决市民“带娃难”后顾之忧,北京在全国率先修订了计划生育条例,以首善标准制定服务保障措施。诸如延长生育假、设立育儿假,推动创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等,都及时适应了三孩时代的生育服务需求。

而为冬奥会提供好法治保障,也契合了市民对于冬奥会的美好期待。去年,北京制定了第一个国际语言交往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实行统一译写标准,以及谁设置、谁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首都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助力“双奥之城”建设。

其中明确要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国家和本市制定、发布的外语译写标准,以及通常的外语使用习惯、国际惯例,进行规范译写。

值得注意的是,统一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译写标准,不仅仅是为服务好冬奥会。现实中,一些公共场所外语译写不规范、不标准问题,既影响到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公信力,也容易给市民造成困扰和误导。

此外,去年北京还制定了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对全市户外广告设施“规划”管理、对牌匾标识“规范”管理,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颜值”。

无论是统一公共场所外语译写标准,还是规范户外广告牌匾标识,都是为市民创造更文明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过去一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还为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难”开展专题询问,为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持续开展有关条例的执法检查,为解决“重普轻职”问题审议职业教育报告,这些都是对立法监督职能的积极承担,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推动提升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水平为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重点问题持续跟进”,连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政府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封闭管理小区民生保障水平、保障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群众就医需求,以将疫情对民生影响降到最低。

这些紧扣“人民关切”的立法和监督,本身就是建立在全过程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如中轴线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充分吸纳了群众关于老房腾退、风貌保护、民生改善的“金点子”,让立法载满民意;围绕反食品浪费规定的制定,启动“人人反浪费、全民定规矩”征求意见活动,约1.8亿人次点击相关内容,超过150万人填写问卷。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扩大了民众在立法和监督过程中的参与性,也真正让“立法为民”的立场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体现首都特色”。过去一年,北京在立法和监督方面的实践与取得的成果,也是对“首善标准”的具体践行和证明。而其中的底色,依然是以人为本。